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辛弃疾的这首词时,是在学习强国的投稿平台上,那是一名学校的老师诵读的,声情并茂,非常动人。我听出了作者的无奈,听出了作者的愤懑。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当麦粒饱满时都会垂得低低的,就像人,小时候因为无知而无畏,敢说敢做,丝毫不含糊,当到了一定的年龄,增长了学历和才干的时候,反而会有过多的思考,表现出畏首畏尾的沉默,或者是失望的沉默。
诗人写这首词的时候肯定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心路成长过程,导致了他“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最终叹一口气,罢了,只道“天凉好个秋”。
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像诗人一样的怀才不遇的青年人,会不会找到自己更合适的位置,会不会再产生“欲说还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