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又是一个节气。走过如梭岁月,伴着似水光阴,夏至来了。
据说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就是夏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不由得想起席慕蓉的那句“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或许此古老非彼古老,又或许她的夏日并不是我们的夏至,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恰巧想起,又凑巧喜欢,已是难得,是与不是都无关紧要。
夏至阴生景渐催,夏至应该是这一年里的逗号 。是完成,也是开始,是四季里的转折,是一年中承上启下的衔接。逗号本身就是个有趣的存在,何况四季里的逗号呢?
节气自有诗意,诗词里的节气更多了些深层的韵味。越读诗词越觉得,每一个节气都是一首美美的诗。但是如果让我选一个最有诗意的节气,我一定会选夏至。
夏至里的诗意在一首首让人心喜的古诗词里,是跳动的文字,是让人沉湎的一句又一句。你听: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淥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宋·史浩《永遇乐·夏至》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权德舆《夏至日作》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宋·范成大《夏至二首其一》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宋·范成大《夏至二首其二》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西汉·司马相如《夏至》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宋·杨万里《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
一句句,读了又读,回味了又回味。一首首,是诗词的浪漫,是节气的魅力,是夏至的美。
夏至诗意浓,可生活不单有诗意,还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走出夏至的诗意,走入烟火的生活,用一碗面赴一场我和夏日的约。
夏至,带着新麦入仓的喜悦,也带着秋日丰收的期盼,用一碗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秋报”丰厚。老话儿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的面和冬至的饺子一样有仪式感。熬一碗浓香的酱,切一盘红红绿绿的配菜,煮一锅新麦做成的面,还不忘配几瓣新鲜的大蒜。拌一拌,端一盘,入口时的惬意,是多少家庭今日餐桌上的美味。
夏至,万物向阳而立,处处无限生机。在这最长的白昼里,在这盎然的生机里,愿炎暑有凉风,愿盛夏得良人,愿在这诗意满、烟火气浓的夏至与幸福相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