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好好爱》作者是台湾的孙中兴教授。
他所写的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爱情。
爱情的“成分”三要素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在1986年发表的《爱情的三角理论》来试着定义“爱”。斯滕伯格认为,“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以及“决定/承诺”(Decision / Commitment)三种要素,是“亲密”和“激情”。这种爱,我们俗称“爱情”,学者则给了它一个比较明确的名称,叫作“浪漫爱”(Romantic love)。
第一个部分称为“亲密及依赖需求”(Affiliative and dependent need)。
亲密(Affiliative
依赖(Dependent)
如果不能跟他(她)在一起,我会觉得很痛苦。没有他(她)的话,我会活得很难过。
除了依赖、依靠、仰仗对方之外,想要被依赖、愿意被仰仗,也是爱情极为常见的组成成分。日本的流行歌曲里常常有“守护着你”之类的歌词,“让我照顾你。”这也是“帮助对方的倾向”
你的温柔只有我看得见:排他及专一性根据鲁宾的理论,爱情还有一种成分是“排他与专一性”。
一个你愿意把生命经验和生活经历完全分享、彼此融合的重要关系人,鲁宾认为,可以用下面的观点来检视:
为什么喜欢我?
要发展一段健康而稳定的感情,必须建立在两个人彼此诚实,同时对“有关的其他人事物”也诚实的前提上。这时候可以套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明:别为不值得的人受委屈,因为值得的人不会让你受委屈。
当爱情遇上乱流
斯滕伯格认为,亲密、激情、承诺是爱的三大组成要素。“亲密”是两个人在情绪上彼此支持,在关系中创造出一种温暖的经验,“激情”是创造浪漫和身体吸引的主要驱动力,“承诺”是决定彼此相爱、维持长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