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译文】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满、咳嗽,喉咙处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此时臂部(上肢内侧前缘)的气血会发生阻逆,出现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等,在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出现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的部位选穴治疗。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此因汗出时伤于风邪致风寒束表,小便频数,肺气不宣;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改变(清长)。

【释文】


①“是动则病”与“此为臂厥”的关系问题


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故“是动则病”多翻译为:指这一条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以出现有关病症。所以“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一般理解为手太阴经发生异常变化出现的病症。


那么,如何确定手太阴经发生了异常变化呢?这些异常变化的表现是什么呢?


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此为臂厥”。字面上的意思是:(以上这一系列因手太阴经异常变化而出现的病症)就是“臂厥”,或可以称为“臂厥”。“臂厥”是描述手太阴经病候的特定用语吗?显然不是,因为手少阴经病候中亦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的记载,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病候中分别还有“…是为骭厥”、“…是为踝厥”、“…是为阳厥”的描述,骭指足胫部,踝指小腿背侧,阳指小腿外侧,因此,这里的臂就是一种定位描述,指上肢,更具体地则指向上肢内侧前缘这一手太阴经脉循行经过和联系的部位,在这一部位上出现的厥冷、麻木、疼痛等特异性体征现象,就是手太阴经的“臂厥”。


这不就是经络诊断吗?


如果在手太阴经上肢部循行路线上(上肢内侧前缘)出现了厥冷、麻木、疼痛等特异性体征现象(臂厥),则说明手太阴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化(气血阻逆),如果同时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的病症,则可以确诊为手太阴经病候。


考虑到早期古代文献多为对病案的朴素记录,而非对临床症状的高度概括归纳总结,以及考虑到早期古代文献的语言表述风格,“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当理解为一个手太阴经病候的典型医案举例,该患者出现的一组症状群,相互具备关联性,而非单一症状的罗列。例如,“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明显是同时并见的症状,“缺盆中痛”则是剧烈喘咳所引起,“甚则交两手而瞀”更是对前面症状加重后的描述。


至此,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了:“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这一段落举例描述了手太阴经的经脉诊断,将上肢前臂内侧前缘所出现的特殊体征,与肺的功能异常出现的咳喘症状联系了起来,建立了通过外部现象诊察,认识和阐释内在功能变化的诊断方法。


②“是动则病”和“是主肺所生病”的关系问题


是主肺所生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果“是动则病”强调的是诊断,那么“是主肺所生病”强调的则是治疗。那么,什么“主肺所生病”呢?或者说“肺所生病”具体在哪里治疗呢?


“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如果都理解为肺所发生的病症,则无法回答上面的问题。而如果按“是动则病”的语言表述习惯来对应理解的话,不难看出“咳,上气,喘喝,胸满”对应于“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烦心”对应于“交两手而瞀”,而“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则对应于“臂厥”,于是基于刺激体表特异性反应点(或区或带)而治疗和调节内在脏腑功能问题的经络治疗模式出现了:如果这一系列的症状可以诊断为手太阴经病候的话,那么治疗的部位就是体表(上肢内侧前缘)所发现的特异性反应部位,也就是出现痛、厥、热等特异性表现的“臑臂内前廉”和“掌中”(注,这里的掌中,指掌中大鱼际部)。


这是在体表经络诊断基础上建立的治疗模式,或者说是诊断与治疗高度统一的治疗模式,其他经脉的病候亦按此理解和阐释。这一学术思想,成为程氏针灸在四诊中强调经络切诊重要性的理论基础。


③其他关键词解


[1]膨膨——音朋,胀貌(《广韵·平·庚》),形容胸部胀满不适。但前文已有“肺胀满”,古人不应在此重复描述,且膨膨与喘咳相并,故当理解为剧烈喘咳的声音。又《阴阳十一脉灸经》写作“彭彭”,《说文解字》解释为“彭,鼓声也”。“膨膨而喘咳”即指咳喘剧烈,声响如鼓。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即由锁骨上缘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形成的凹陷处,形似缺损的盆。但是,“缺盆中痛”是指锁骨上窝处疼痛吗?剧烈咳嗽时会引起此处疼痛而成为一个主要症状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肺经为何不循行至此?锁骨上窝(缺盆)左右各一,缺盆中当理解为两侧缺盆的中间,即肺系所在的部位,这恰与经脉循行吻合。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心肺同居上焦胸中,若肺失宣降,气机逆乱,则扰动心神,影响心的供血功能和神志功能,“主肺所生病”中的“心烦”病因亦同此。


[4]喘喝——喝指大声鸣叫,指气喘声粗,喉中痰鸣有声,见于哮喘发作。


[5]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此处还是一个病案举例的描述方式:一位患者因汗出而被风邪所中,致风寒之邪袭于肌表,而出现肩背痛的风寒表实证。肺为水之上源,邪气犯肺,肺气壅实,则影响了水液的输布,出现小便频数而量少。欠指欠缺。量少。另解,欠指呵欠,为肺气不宣的表现。《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


[6]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实相对而言。“肩背痛、寒”指肩背怕冷疼痛,是因寒而痛,是肌体卫阳不足的自寒症状,与风寒之邪袭表的实证肩背痛明显不同。少气不足以息,指呼多吸少,呼吸表浅,因肺气虚,或肺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溺,音尿,指小便颜色异常。结合前述虚证的特点,当理解为小便清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补充关于是动则病、是×所生病者的意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题,

外表上看上去左右对称的人体,内脏却不是左右对称的。大多数人心脏位置偏左,肝脏在右侧,胃和脾在左侧,右肺有三叶而左肺只有两叶。有极少数的人的内脏的左右是相反的。

那么外表看似对称的人体,胸腔内脏解剖结构不对称,经络循行是否左右功能有别?如何判断取左取右侧的穴位?如果能区分患侧健侧,取穴在患侧还是健侧有什么区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参考文献:

1.《百年程氏针灸传习录》,程莘农,程红锋,程凯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2.《针灸甲乙经校释》,山东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

3.《经穴大全》,坂元大海,原岛广至著,林倩伃译, 枫书坊出版,2016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13评论 0 33
  • 第37章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小木小馒头阅读 5,259评论 0 0
  • GridLayout.h GridLayout.m
    阿凡提说AI阅读 3,196评论 0 1
  • 阿哲大一的时候,在学生会的工作几乎就是搬桌子或者去操场维护秩序,让一下让一下,踩到围场布,抬一下脚,每到运动会阿哲...
    儒艮的小丁阅读 3,110评论 0 0
  • 估计今天很多人在秀恩爱,单身狗们也吃足了狗粮。情感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在咱们祖辈那一代,爱情是“老头子,今天别去...
    舒昶舒畅阅读 1,9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