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我对灾难、不幸、痛苦、悲伤的情绪很容易共情。刚读完克里斯汀·汉娜的夜莺。后面几章真是哭的难受。这是一本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每次提起战争人们大多想到的都是奋战一线的男人。极少有人会想到女人。这本书写了战争中的两个姐妹是怎样为了自己和他人活下去而忍辱负重,为了这个国家牺牲自己。
伊莎贝尔,勇敢无畏,个性顽强。在法国沦陷区不屈服于德国的欺压,选择成为一个地下工作者。代号夜莺。她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信仰,一次次带领盟军飞行员穿越比利牛斯山脉,把他们送到英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让他们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重整旗鼓,重新战斗。即便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最后还是被捕,面对敌军难以想象的酷刑,她守口如瓶,承受着我们常人想象不到的痛苦和屈辱。最终坚持到战争胜利,但最后疾病缠身逝于爱人的怀里。她的姐姐薇安妮,循规蹈矩,胆小谨慎,但为了自己的女儿索菲,忍受着德国盖世太保的凌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了19个犹太人儿童。
战争是无情的,人民百姓是无辜的。书中有很多细节,都令我感动,心痛。贝壳虽然是敌军,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也身不由己,也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而战,但人性的善恶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征用了薇安妮家的房子后,贝克非但没有为难她们母女,还尽力去帮助她俩,可惜最后薇安妮和伊莎贝尔为了自保杀掉了他。
薇安妮之前流产两次,有一个儿子也夭折了,几乎无法再怀孕。但贝克之后的一个德国纳粹继续征用房子后,心情不好就欺辱她,几个月后竟然怀孕了,一边是对孩子的渴望,一边是对敌人的凌辱,痛苦的纠结下,她还是选择生下了这个孩子,生命是无辜的。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一种怎样残忍的抉择,她拥有如此大爱,抚育了这个孩子。
伊莎贝尔生前的话,也让我思考:她去世之前的那一天曾坐在我身边的树荫下,牵着我的手说:‘薇,这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我问她:‘什么足够了?’她回答:‘我的人生。足够了。”战争何其残忍,她选择了这样一条时时走在死亡边缘的路,但她不曾后悔退缩。心中有爱,有信仰,要多强大的内心和精神才能承受得了这一切啊。她的付出是值得后人铭记的。她们姐妹俩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看这本书之前看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生活中乌克兰和俄罗斯也在开战。更加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生在和平中国的幸运。我不敢妄言在灾难中我是否能如此勇敢坚强,但我希望自己不会退缩。或者现实一些,往小了说,我会努力在生活中积极行善,做一个有爱有正义感的人。
最后,引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在爱情中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在战争中发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愿世间永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