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矩阵

【义】2.1 由m×n个数aij ( i=1, 2, …, m; j=1, 2, …, n) 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称为m行n列矩阵 , 简称m×n矩阵

矩阵运算

矩阵加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1. A+B=B+A;
  2. ( A+B) +C=A+( B+C) ;
  3. A+( -A) =0, A+0=A

【义】2.6 设有矩阵A=( aij ) m×k 和B=( bij ) k×n , 那么规定矩阵A与B的乘积 是一个m×n矩阵C=( cij ) m×n , 记作C=AB

矩阵乘法虽然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 但是满足以下规律

  1. 结合律: ( AB) C=A( BC)
  2. λ( AB) =( λA) B=A( λB) ( 其中λ为数)
  3. 分配律: A( B+C) =AB+AC, ( B+C) A=BA+CA

矩阵的转置满足以下运算规律
image.png

可逆矩阵

【义】2.11 对于n阶方阵A, 若有一个n阶方阵B, 使得AB=BA=E. 则称矩阵A是可逆 的, 矩阵B为A的逆矩阵, 简称逆阵

矩阵的逆矩阵满足以下的运算规律:

  1. 如果方阵A可逆, 则A-1 可逆, 且( A-1 ) -1 =A
  2. 如果方阵A可逆, 数λ≠0则λA可逆, 且其逆矩阵
  3. 如果方阵A可逆, 则A的转置矩阵AT 也可逆, 且
  4. 如果方阵A, B均可逆且为同阶矩阵, 则AB可逆, 且

伴随矩阵(求矩阵A的逆矩阵)

【义】2.12 设n阶方阵A=( aij ) n×n , 则它的伴随矩阵为矩阵A的行列式∣A∣的各个元素的代数余子式Aij 所构成的矩阵, 记为A*
伴随矩阵

【理】2.1 n阶方阵A是可逆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

逆矩阵的应用

通过矩阵的逆矩阵, 我们可以简化矩阵的计算, 求解矩阵方程, 讨论线性变化的逆变化等

分块矩阵

利于计算

矩阵的初等变换

【义】设矩阵A=( aij ) m×n , 下面的三种变换:

  1. (交法变换) 交换矩阵A的某两行(列)
  2. (倍法变换) 矩阵A的某行(列) 乘以非零常数k
  3. (消法变换) 矩阵A的某行(列) 乘以常数k加到另一行(列) 上
    称为矩阵的初等行(列) 变换 , 统称矩阵的初等变换

为了以后书写方便, 我们约定下面几个符号
image.png

【义】矩阵A经过若干次初等变换后变成矩阵B, 则称矩阵A和矩阵B等价 , 记为A≅B
矩阵之间的等价关系具有以下三个性质:

  1. 反身性: A≅A
  2. 对称性: 若A≅B, 则B≅A
  3. 传递性: 若A≅B, B≅C, 则A≅C

通常我们会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把矩阵化为较简单的形式. 下面是几种较常用到的矩阵

  1. 行阶梯形矩阵 : 矩阵自上而下的非零行, 每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比上一行的后移, 零行位于矩阵的最下面
  2. 行最简形矩阵 : 矩阵是行阶梯形矩阵, 且每一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所在列除它外全为零, 而且这个非零元素为1
  3. 标准形矩阵 : 矩阵的左上角为一个r阶单位矩阵, 其他元素全为零

初等矩阵

【义】2.15 n阶单位矩阵En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n阶初等矩阵
一般地, 对n阶单位矩阵En 有

  1. En 的第i, j行(列) 交换得到初等矩阵E(i, j)
  2. En 的第i行(列) 乘非零常数k得到初等矩阵E(i(k))
  3. En 的第j行乘常数k加到第i行(或第i列乘常数k加到第j列) 得到初等矩阵E(i, j(k))

通过直接验证, 很容易得出初等矩阵具有以下性质:

  1. 初等矩阵的转置仍是初等矩阵
  2. 初等矩阵均是可逆矩阵, 且其逆矩阵仍为同类的初等矩阵

【理】2.2 设A是m×n矩阵, 则:

  1. 对A施行一次行初等行变换, 相当于用一个相应的m阶初等矩阵左乘A
  2. 对A施行一次列初等列变换, 相当于用一个相应的n阶初等矩阵右乘A

【理】2.3 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可以表示成若干初等矩阵的乘积
【推】2.2 设A, B是m×n矩阵, 则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m阶可逆矩阵P和n阶可逆矩阵Q, 使得A=PBQ
【推】2.3 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E
【推】2.4 设A是可逆矩阵, 则只用初等行变换即可把A化为单位矩阵E. 同样, 只用初等列变换也能把A化为单位矩阵E

用初等变换计算逆矩阵

计算逆矩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