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杰老师上次培训生涯规划的时候,我顺便买了一本他的书《活得明白》,因为那场培训觉得这个老师太段子手了!
《活得明白》这本书拿回来一直没空看,看看我忙碌的九月我就在想我肯定是没活明白。
最近前公司的老大跟我说,十月份他就要回湖南发展了,一时间激起我物是人非的感慨。
闲暇时翻阅这本生涯咨询的故事书,被封面上的一段话吸引了:
一切的经历,都是陶炼,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找到自我存在的合适路径。
想到这,我记起上课老师的段子分享给大家:
所谓合适的工作,就是当下你的能力可胜任范围内赚钱最多的工作;
所谓合适的对象,就是那些能看上你的人中找一个顺眼的;
所谓合适的专业,就是分数确定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有赚钱趋势的工作的机会的专业。
里面提到一个咨询的案例:快乐=能力-期待
还有老师特别喜欢划逻辑树分析。
你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到我这儿当人生导师。
那么这本探讨的很多咨询案例本身就是在探讨如何活得明白:
很多的问题,情绪、思维、决策等的问题本质在于我们的欲望、动机和需求。
比如,朋友总是说需要房子结婚,所以房子非常重要;但另外一个朋友却把有升值的房子卖了。
很难说哪一种活得更明白,
因为不同的人对人生的选择和期望本身就不同,要房子没错,卖房子也对。
蔡康永在奇葩说第五季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如果把房子等同于安全感,那么只是限制了你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如今各个主要城市的房价都不低,以武汉为例,大概均价1.5万/平,但平均工资大概7-8k。2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1平,一年不吃不喝买6平,得10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个小房子。可惜武汉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起薪也就3k。
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是难以企及。
这种情况下买房的幸福等于能力-期待,对于房子这种事情要么提高能力拼命搞房,要么降低不买房,都能幸福,可怜现在广泛存在着一群能力一般但期待比天高的80后夹杂在房价的漩涡中踹不过气来。
究竟该如何活明白呢?
也许就是你发现并坚守自己的底线进而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追逐潮流本身;
也许就是你明白人终究不可胜天相信认命但从未屈服于命运;
也许就是你拼命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不断改变成长跃迁到共同的能量体;
也许就是要么拼命;
要么认命;
也许就是每天日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