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突发性的出外开会使我的时间非常混乱。很多的日常任务都没有执行,习惯养成列表更是布满了叉号,少数几个对勾还是在旅途中咬牙看书学习才争取到的。仅仅是突发性出差就弄成这样的一塌糊涂。这充分显示出我目前的时间管理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好好反思。
时间管理的灵活性,就是说时间管理逐渐脱离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时间段的方法,而进入随时随地都能修正自己的时间状态,在大部分突发情况下都能不耽误事儿。高度灵活的时间管理方案,有助于拥有更高的执行成功率。不够灵活的时间管理方法,在没有外界打扰的时候固然也能非常顺利的执行到底,但是,除非企业老大,其他人往往不可能自己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尤其是苦逼的学生,更是被像那啥一样呼来喝去,时间管理不高度灵活甚至碎片化那恐怕真不够用。
做到这样,个人认为要有充分的自我认知,此外还要有良好的方案,并熟练与内化。
自我认知需要时间统计。时间统计应该是时间管理中的自我认知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这方面的方法众多,但总是避不开柳比歇夫这位代表性人物以及他的柳比歇夫记录法。最近马驴我终于阅读完了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奇特的一生》(看完才感觉好像主要有价值的只有几页……嗯……感觉看看网上的柳比歇夫记录法足矣…)。柳比歇夫大神应该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慌乱,因为他经过时间统计管理,早就知道自己什么事情需要消耗多少时间,即使有新安排,知晓自己下面如果能有多少时间投入,那么计划也不会被打乱,就一直可以保持在理智的领域,而不会盲目慌乱。在执行时间管理的人中,也经常有人写博客提出自己逐渐有了一些“心如止水”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原理。
时间统计方法,需要准确而且简便易行。这方面我算是正在摸索,最近方法一直在更改,但每次修改都有收获。期待尽快达到能与大家分享的程度。
良好的方案。可以说,时间管理的方法好比是武学套路。番茄工作法是一个套路,GTD是一个,四象限法也是一个,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套路。然后执行时间管理方法的人,按照这些套路练习,但最终有实际价值的却不是固定套路。良好的时间管理也应该如此,打破套路,用各种方法促进自己实现目的。执着于番茄钟的话,在会议和经常中断讨论的环境下会一筹莫展。GTD侧重于事情,需要额外时间规划作为支撑。四象限法更像是列表。而纯粹的柳比歇夫法用于记录很好,执行却是另一回事了。但碎片化难以深入,频繁切换任务也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可能需要分门别类,对于不同时间的零碎程度,安排不同难度的事情吧?这可需要很用心去计划了。
还需要有个熟练与内化的过程。记得小强老师的博客中写过,有人感觉在实践时间管理的初期,似乎周围的人都懒懒散散,貌似不能与之为伍,否则自己的计划就要完蛋。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时间管理技能掌握得并不完善的缘故。实践时间管理的初期,并不能灵活掌握这些技能,所以就不得不机械地、强制地执行这些时间管理方法。而这些时候往往会与不同于这些机械频率的人产生摩擦。等到坚持执行一段时间后,技能逐步内化为习惯和心态,行为也会更加自然而灵活,即使不那么机械也能维持高效率。随着内化的程度更高,也就更加能够灵活兼顾自己的效率,以及别人的各种非效率了。
本文到此为止。可能与以前不同,这篇在方法上作用不大,更像是我的反思录。也罢,有所收获,就是好的,至少以后时间管理的方向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