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色的夏天

    今年的夏天,因为疫情的缘故,于大多数人而言相较往年都多了一层意味。比如出门得记得戴口罩。(如同近视的人出门不戴眼镜,会有危险一般。)

    说到这,大家想必都会有这个想法:大热天里戴口罩真不是个人事儿!

    有幸国内疫情得到了缓解。

    这么一看,应该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啊!应该是满屏的红色啊!

    而我为什么要说夏天是黑白色的呢?

    因为这个夏天于我而言,又多了一层意义———专升本。

    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并且是自己选择的转折点。

    旁人不由会疑惑:转折点还能自己选?

    此时说来既能话长,也能一语概括。想来旁人对自己的那点弯弯绕绕的过去时也没兴趣,也就长话短说了。

    简而言之:因为熬夜贪玩,作息紊乱,上课见周公,作业靠拍题,假期作业最后一两天通宵补。最后成绩理所当然如瀑布,飞流直下三千迟,最后只能上民办二本。奈何学费将我吓退,于是在遍览省内专科后,拟定了一条升学之路。

    于是就有了这个转折点———专升本。并且是只有一次机会的专升本。

    想来大家都明白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

    所以,即使我将那条路拟订的再好,也会有突发情况,也有可能会懒惰。

    比如,这次我的复习是在今年三月中旬,疫情还很严峻的时候开始的。对于居住在武汉的我而言,倒是没有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关久了有些烦躁罢了。)

  那个时候身边没有复习资料,一切都得靠家人寄给我和网购。

  当时望着眼前的资料,再算算运费。我觉得我得拼一拼,不能辜负了父母的血汗钱。

  大家一定都会有这种体会:每当要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外界环境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果不其然,未过多久学校断断续续的开了几次腾讯会议。

  主要说着实习的事。因为疫情,我们的实习只得中止。靠网络课程来完成剩下的,以使实习达到应有的时间长短。

    这个问题不大,很好完成,也能学到知识,除了耗时间,都挺好。

    本以为此事一了,终于可以一心复习。奈何天就是不遂人愿。找工作的压力又开始紧紧相逼。

    我既然要专升本,那又为什么会有找工作的压力呢?

    那是因为我们的辅导员啊,苦口婆心的跟我们讲:毕业季不找到工作,以后就不好找了啊。那些要升本的同学,最好做个两手准备,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呢?父母辛辛苦苦养你们这么多年,最后看你们呆在家无所事事,心里也不好受。

    噗嗤,一“箭”命中我的心。

    是啊,要是最后两边都没个结果,我该去向何方呢?就我这个学历能干什么呢?难不成我会成为我最讨厌的那一类人(啃老族)吗?

    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无比难受。感觉我的世界是绝望的黑色。梦想、理想什么的,不可能会有了。(因为我读的专业是我的理想。)

    看着辅导员发的各种招聘信息,我也会浏览、鉴别、查资料、选择。我想做两手准备。

    我将我们要找工作的事告诉了我父亲。并且就我挑选出来的那些个单位作探讨,看看能不能给我些建议。毕竟父亲的阅历是我所不能及的。

    父亲听我讲完,却说到:“我对你们这个行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你自己决定吧。”

    听着父亲这么说,我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从小到大,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做决定,父母只会限定你不能干什么,至于听不听都随我。当然,后果也应由我来承受。

    但是,这次的决定不同于以往。这次我将真正的离家,漂流他乡。毕竟,就我这个学历,在武汉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想到要漂流他乡,我有些恐慌。

    于是,在短短的几天里,我问了许多的同学。他们基本上都在为找工作这件事发愁。我与他们交谈,说我不知道该咋办,我不知道专升本能不能成功。

    与他们越聊,我越是感到迷茫。我们就像是迷途的一只羊找到了另一只,然后又找到了另一只,却发现,大家都是迷途的。

    这个时候,那些家里有人脉的就体现出了优势。并且直到此时,你才会发现,原来你以为的不努力的人,其实他们早就有一条路走,甚至可能不至一条路。你以为你要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人家家里却早就垫好了基。

    所以,即使是现代社会,也会有现代社会类型的贫寒子弟。

    这个时候我们会怨天尤人吗?我们会听天由命吗?

    不是。

    说到这里,我得感谢我的一位同学。他与我一般,也是“贫寒子弟”,并且与我还是同一天生日,只不过差年份。天南地北,还能相遇,真是缘分。

    这位同学与我不同,他消息灵通,交友比我广泛。并且为人平易近人。他告诉我说,一个学长当年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不过他破釜沉舟,一心一意的考,最后考上了。

    我告诉他我很担心考不上,对自己没信心。这句话发过去的时候,我担心他觉得我婊里婊气的。但是,我是真的没信心。

  好在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位同学见我如此说,就不断的鼓励我,说我一定能行的。

(由于我上学期间还算努力,成绩也挺争气的。所以这位同学对我挺有信心。)

  当时可能是因为疫情关太久了,情绪有些不受控制。眼泪就那么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旁人可能觉得,多大点事儿,天无绝人之路。但在当时的我来说,就好像快要走投无路了。

    稍微控制了下情绪,我就又给我父亲打了个电话。

    我与父亲说,我决定一心一意的升本。说我同学告诉我,有个学长就是破釜沉舟,没管这些,最后考上了的。

    那个时候我听到自己的声音还带了些鼻音,我想父亲应该也是听出来了。

    父亲听我这么说,就说到:“我就是这么说啊,就是这样啊,你一心一意的复习,不要管那些,之后的事,到时候再说。”

    如今回忆父亲的话,我有理由怀疑他是在锻炼我,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人生每一步都得慎重珍惜,不能玩笑置之。

    当时与父亲谈完,我仿佛放下了一个心结。注意力也能集中到复习上了。

    虽然本人是个慢性子,很讨厌压力。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适当的压力也是动力。

    特别是当你知道别人从一年前就开始复习了,而你却是从三月中旬才开始,并且还要承受各种干扰。这个压力啊,就蹭蹭蹭的往上涨。

    所幸我一贯是个会自我调节、找办法的人。于是我就告诉自己,既然他们复习一年,而我只有那么几个月,那么我就一个月当两个月来用,这样我也有压线过的可能。

    于是,我的复习如火如荼的拉开序幕。

    期间,我也会有受不住刷刷视频的时候。但是我的爱好是看小说、漫画。这时,我会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即使接触,也是一口气粗略看完。然后一次次的减少接触次数。(跟戒烟似的)

    我按着往年考试时间安排复习。但我知道,由于疫情,肯定会推迟。但是我也怕会有意外。要是时间反而提前了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杞人忧天,但是我必须得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是只有一次机会的升学大道。

    所幸,考试时间推迟了将近两个月。

    于是我的复习时间更充裕了。当然,我的复习速度就降下来了。

    不过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东西还是必须得靠量变到质变。

    而我并不是天才,所以速度慢下来可以使我的复习更牢固。不过,放松的时间也相对变多了。但我坚信,劳与逸需得结合才有高效率。

    到了最后一两个月时,有通知说我们这次英语统考,专业课考试题目也有些许改变。不过还好。因为英语统考后比以前的题目简单,而专业课考来考去也就那些,换汤不换药。

    如此看来,这次通过考试应当如囊中取物吧?

    不、不、不。你觉得简单,难道别人就会比你差?  所以,我们的录取分数线肯定会比去年高很多。

    想到这里,我又开始不安了。

    到了最后半个月时,我有些慌。因为我还有一本资料没有刷完,我还有背诵内容没有背,仅仅理解了。(我们专业课几乎全部要背)

    以上这些决定着我能不能考高分,能不能在本专业百分之十几的录取率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毅然决定放弃那本资料,背诵专业课。

    在最后三天的背诵中,我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甚至一点,除了吃饭、如厕,就一直在背。嗓子有点哑了,那就默背。那几天,我一度失眠。以至于考完后还没有恢复过来。

    最后一天的时候,我跟我母亲说,我没有把握。怎么办,我感觉我还有好多都不懂,背了的都好像忘了。

    这个时候,我的母亲就会安慰我说,因为这次疫情,题目肯定不会难,你一定能考上的。

    听了母亲的话,我好似将障目的叶挥掉了一般。我决定不再要求内容一字不差。靠着背过一遍的印象,自己来语言组织背诵。(我得压下我的强迫症)

    到了要考试的那天。即使有些失眠了,我仍起了个早。在这之前,我与父亲早就将考点摸了个透。本以为这天可以提前一小时到。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华丽丽的堵车了。

    这时我在车上仍一刻不停的背书。(我想就是因为母亲的鼓励,我到最后一刻还在努力不放弃。)

    父亲见此,念叨:不应该啊,怎么就堵了呢。

    父亲都这么说了,我就更慌了。我问了几次还有多久到,最后父亲也有些焦躁,让我不要再作声了。父亲见如此堵,不是个办法。遂另找他路。奈何他路的红绿灯更是烦人。

    我望着这些,心想:尽人事,听天命吧。然后继续背诵。虽然那样安慰自己了,但是注意力还是有些分散。

    也多亏父亲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路线烂熟于心。最后尽力在考前二十多分钟到达考场,随后我步行了近十分钟,提前十多分钟进的教室。

    一共两场,一上午考完。

    一场过后中间有二十来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时,我找了个较安静处继续背诵(背诵的大部分资料都在手机上,很方便)。

    考完后,我与同学一同走出考场,我们都带着笑容。即便通过聊天,我知道我因为没审题而丢了该得的分,也无伤大雅。(丢得分就一点点)

    最后与父母欢声笑语的一道回家。从车上下来,我看到太阳出来了。刚考完的时候还下着丝丝细雨,一下就放晴了。我与父母笑言:雨过天晴,看来是在预示我这次一定能过啊。

    父母听了也回之一笑。

    虽然有的同学也注意到了,但给了不一样的解读:考前下雨,考后放晴,可惜,晴的不是我的天。

    最后,即使分数线比往年高了近二十分,我也如愿的通过了考试。伴着蝉鸣,我又有了假期,不用为工作操心了,真好。天地都随之一亮。

    然而,我的室友都没有通过。我喜欢的朋友也有些没通过。这样想来,又不是那么开心了。

    特别是当我在换位思考的时候。

    今年的夏天,在我眼里是黑白色的。多年后回忆起来,它也应该是黑白色的。



    (在复习期间我也产生过一种想法来解压:这时我在要死要活的复习,而那时说不定我就考上了。  随后,我一语中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