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雪花的2024年冬天,我因手术后需静养一段时间,回到了老家——故乡岚县王狮村。这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在我每次需要她的时候,她都以独有的方式,给予了我最温柔的慰藉。我老家的院子坐落在南坪之上,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我准备的一处避风港,被王狮粮站与王狮中学(今已更名换貌)巧妙环抱,在我静养的那段日子里,老屋檐下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温柔抚摸,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坦和安宁。
然而,最令我感慨的,莫过于老家大门前那曾经热闹非凡的王狮中学,如今却已风貌大改,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学生人数极少的王狮小学,几近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坐在炕头上,听父母讲: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是全社会文化教育普及需求迫切的时代,王狮中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王狮完小升级而来,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王狮村南坪上生根发芽,成为了无数农村子弟梦想起航的地方。那时,王狮中学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更成为了村里乃至王狮乡周边地区孩子们追求知识、放飞梦想的摇篮。那些年,王狮中学的校园里,一个个青春的身影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书页翻动的声响和青春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旋律。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80、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尽管高中部因种种原因被取消,但初中部却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数百名学生在王狮中学求学读书,他们或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决心,或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共同编织着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记忆。那时的王狮中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青春与梦想的交汇点,见证了无数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历程。
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村庄逐渐空心化,孩子们也跟着父母迁徙,导致乡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农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王狮中学,这所承载着几代人青春记忆的学府,也未能幸免于难。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教育资源逐渐匮乏,最终,王狮中学不得不转型为王狮小学,而即便这样,学生数量也是寥寥无几,昔日的辉煌真的已不复存在了。
站在这片曾经充满活力的黄土地上,我不禁感慨万千。王狮中学的变化,是青春与时代的交响曲:它见证了一代代人的青春奋斗(父辈们的青春岁月,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记忆,以及侄女、外甥女们经历的青春时光),也映照出乡村教育的变迁与挑战。乡村教育的转型,虽然意味着某些传统的失去,但也为乡村孩子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广阔的成长空间。正如父亲所言:“时代在变,我们也要学会适应。虽然王狮中学变成了王狮小学,但教育的本质——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从未改变。”
此刻闭上眼睛,青春时代的王狮中学校园,红砖青瓦,虽简陋却充满生机。操场上,篮球架下的汗水与欢笑;教室里灯光下苦读的身影;还有那些一群年轻人关于未来的无限憧憬,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化作了我们心底最温暖,最温暖的记忆。
在这个没有雪花的2024年冬天,我带着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期许,终究又离开了老家故乡岚县王狮村。但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源自乡土的深情与对知识的敬畏,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王狮中学的青春记忆,也如同那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勇于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好时光。
2024.12.21,冬至安康
今思雨,太原
作者简介:牛国君:笔名今思雨,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原籍山西岚县王狮村,现居太原。
作品有:吕梁革命老区共同致富题材小说《情暖吕梁山》,诗集《爱在路上》;散文集《人生滋味千千结》;农村爱情小说《村夜风声》;校园言情小说《邪恶爱上幸福》;历史言情小说《秦绝桃花源》;忠义武侠小说《忠烈苍颜绝》;长篇抗战小说《风云黄土魂》;中篇职场情感小说《拼居日记》;农村改革小说《岚河圆梦》;都市言情小说《爱战情城》(已出版);亲情类长篇小说《母性岸上》(已出版);创办电子期刊《想象写作文学之苑》12期,多次被评为“特优”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