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03: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昨天一场小雨,拉拉的下了一天,气温最高25度,适合外出。去洛阳买药,顺便带孩们到洛阳科技馆和博物馆玩,虽来过,还有必要再温习。
除了在西苑桥南的立交桥上,多转了一圈以外,其他都按原计划进行,停车顺利且免费,孩们在科技馆玩了两小时,在博物馆玩了三个多小时。
孩们喜欢科技馆,因为可以操作,博物馆不能动手,只能隔着玻璃窗看,孩们觉得没趣。我喜欢博物馆,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博物馆里存放的都是出土的文物,是历史的有力佐证。从史前一直到宋朝以前,洛阳地区被称为中国,是神州的核心地带。
第一馆,首先是一头大象的骨架,旁边放着几颗恐龙蛋。在人类出现以前,洛阳地区的霸主是巨大的生物:巨型大象和恐龙。那时气候和地形,和现在不同。气候受山脉、河流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壳一直在运动之中,对地质变化了解较少,史前曾经有一段造山运动时期。造山运动之前,洛阳周边地区应该山脉比较少,湖泊众多。大海的海岸线,应比现在离内陆地区更加接近。海洋上的水汽能够更容易的带到内陆地区,而且缺少山脉的阻挡,洛阳地区在人类出现以前,应该比现在降雨量更大,原始森林较多,植被丰富。这些条件,都为躯体巨大的大象、恐龙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随着造山运动,冲积平原的延伸,海岸线向东迁移。气候变化较大,降水量减少,大型生物生存的条件不存在了。更能适应复杂环境条件的智慧人类逐渐出现。
在洛阳附近的伊河流域、洛河流域和瀍河流域等都有原始人生活的遗址存在。博物馆展出了石器、骨器。有些石刀石斧,打磨的非常精细。因为不便保存的缘故,木器较少。回想在原始社会的洛阳大地上,森林密布,里面的飞禽走兽,成为原始人食物的重要来源。湖泊星布,里面的鱼虾之类也可以饱腹。采摘渔猎一直都是原始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他们开始有了最初的智慧,开始利用身边的资源,加工恰当的工具,在这些工具中,木质工具应该数量最大,技术最为先进。但木质工具,很早就腐烂了,只有石器骨器被保存到现在。
过渡到氏族和部落的时代。陶器大量出现。玉器,金属制品也被应用。在博物馆的分类中,每个朝代都把淘器列为一类。金属加工,玉器加工,石器加工,专门列为一类。还是由于无法保存的原因,各种木器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些工艺不受朝代的限制,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更新换代更新技术。历史,以朝代为划分,部落首领,皇帝将相,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以他们划分朝代。但各种技术的进步,明显一种连续性。
博物馆中展出的陶器,从简单的陶器到轮制陶器,一直到了温度更高的瓷器,出现了精华唐三彩。金属制作,青铜器,从粗糙到精致,更加的精美。
新的时期,技术都在继承前一代的基础上,更加的精美。
在各种器物上,都有一些文字。从原始的甲骨文字到青铜器文字,再到汉代的大学碑文,唐代石刻,一直到书法绘画馆中,近现代文字,文字也在继承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进化。
这些都是从洛阳地区的地下挖掘出来的文明遗迹。实质上现在在洛阳大地的地上,依然活着很多远古时期的一些遗迹,洛阳的地区的山川河流,洛阳的村镇地名,名人遗迹,依然可以亲见。特别是在洛阳地区的大量的民俗中,还依稀包含着古代生活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知洛阳则知历史。
国家都城的营造,典章制度也是更加的严谨,水平不断的升高。从一个范围狭小的原始氏族社会走出,慢慢扩大到整个流域形式,从部落再到部落联盟,再到原始社会,尧舜禹三代的部落共主,再到有更加严谨的制度形式的夏商周奴隶制国家。人们的活动能力逐渐遍及整个神州大地。然后不断的演变到了国家制度更为严谨的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从秦汉到唐宋到元明清,从分封制到门阀制,从重武到重文,在一次一次的统一分裂,动荡太平更替中,社会制度更加严谨。宋朝政治中心南迁,明清政治中心北迁,不断的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社会制度文明的每一次前进,都是在吸收前代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实践,走出新的文明形态。与衣食住行有关的技术文明很重要,社会文明典章制度,也是在不断的进步,走向更高的阶段。
和以前相比,博物馆增加了两个专馆,一个是东北的鲜卑族,北魏发展历史,另一个是佛教文化。
鲜卑族,不断的南迁,最终定都洛阳。从中可见北方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
佛教文化馆。当然这仅仅是展出了文化的一小部分,在整个河洛地区,到处可见历史文化的遗迹。文化从原始部落产生,各个时期都有他的代表文明。博物馆中展出了原始社会的河图洛书,夏商周时期的一些礼乐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朝后期佛教文化的传入。然后不断的融合发展,到了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唐朝文化一时成文世界文明的翘楚。可能因为地理的阻隔,一直到明朝后期,西方的文明才渐渐的被中华民族接触。到了清朝和现代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融合,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相信以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练就的融合各方文化的能力,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华文明一定能够达到新的阶段,再次站到世界文明的潮头。
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埋在地下的科技,科学技术馆展出的是在地面上活着的文明,本质是一样的。如果把科学技术馆和博物馆放在一起,变成第5个或第6个展厅,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明史。
博物馆科技馆,直观的展示了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从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现在的社会形态。文明永远是活的,他活在当下。人类的文明,主要通过教育来传承。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并不是生活着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的,都能达到最高水平的。在同一个时代生活的人中,如果按照所掌握的文明数量和质量来划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阶层,文明状态,决定了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大小。但每种文明的掌握,都不是轻而易举所能完成的,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训练,在实践的磨练中,付出艰苦卓绝的体力和心力,才能形成。这种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倚重于教育。在平凡的老百姓中,他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往往来源于当前的生活压力,最没有见识的老百姓,也能够认识到,不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就是出外打工也难以做到,只有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过的更好。
站在文明传承的角度,来看教育,自己就会更加自觉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在文明的传承中,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很重要,一些研究国家典章制度的社会学科也依然相当重要。要具有更为广博的文化视野。
文明的进步,都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才能前行。比如陶器的制作,如果不去学习历史的精华,如果去制作一个陶器,只能达到原始人的水平。
人有学习的能力,有学习的天赋,但是技术和文明不会先天就具有,必须深入长久的学习才能获得。不管是与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文明,还是与社会典章制度的大文明,还是修身养性的个人小文明,都有深入学习,方能获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大概就是讲三个文明的修养。
新教育中有关儿童的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教师的阅读写作交流课程无疑是是十分正确的。学习是一件难事,不学习很轻松,学习就要付出辛苦和努力,只有养成每天深入学习的习惯,深入锻炼的习惯,才能站在文明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