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篇文章时,说实话我对这里的不少新鲜的词汇根本就不理解,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鸡娃,空心病,饭辙,躺平,社畜996,间歇鸡娃家长……可以说时代变了,我们用年轻时候的经验去衡量现在的孩子是真的行不通,那时的我们价值观特单一,而且好坏对错特别鲜明,清晰。而现在的孩子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知道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虚无主义。有时候一个小学生能把海德格尔谈哲学说的头头是道。他们更早熟,想像的价值观更混乱。所以在家长注重教育理念而忽略了德育的发展,才导致了这一代人陷入价值观的冲突。
现在人的物质条件都好了,一家一娃也好,两娃也好,父,母想给予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教育。而恰恰是这些高知有钱的爹妈才会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有更大的根深蒂固。
有这样一真实故事,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可家里的孩子却不想活了,不要命啦。而三口人坐在一起言论的竟是什么叫幸福。父母都是北京高校的教授。在他们眼里吃得饱穿得暖。人生很幸福。可小孩听了后急了,他说,难怪你们一天到晚都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他从来就没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幸,怎么会觉得吃穿不愁就是幸福呢?也对,过去的我们家里孩子多,温饱穿戴那都是很奢侈的事,那时父母常叮嘱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啦走出去啦,才不会受穷,才会改变自己的一生。而现在的孩子父母给与的衣食住行在他们那儿都是应该的,而他们所向往的幸福是,独立自主,独立的空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尊重的对话。回想起针对孩子的教育,还真就没问过孩子愿不愿意。但凡孩子自主决定的事就从未给与支持过,总是有各种理由借口给否定了!比如说:问孩子晚上吃啥时,孩子随口一说,随便。可随变是什么?反过来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时,孩子会说:吃肯德基,家长会说是垃圾食品。说吃水煮鱼吧,家长会说太油腻。那么肉夹馍呢?家长会说,没有蔬菜营养不均衡。你看吧,最后孩子无语了,只能选择随便。此刻孩子彻底躺平,心里想我一个孩子还能怎样?怎么选都不行。还有不少孩子现在需要自己的私人领域。即便多么的赃乱,那是属于她的世界。而家长一旦侵入了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现在的孩子是互联网的一代,经过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个人独立意识特别强烈,可能潜意识里就会给自己冠上“我是否有存在价值意义”的标志。
现在国家主倡双减,减掉孩子们的学习负担。现在的孩子真得挺累的。过去人学习题简单,思维简单,什么都是单一。而如今孩子学习作业实在多,题型还难。孩子写到十一二点都是常事。现在有的题,北大清华的教授针对理科作业都有些束手无策。拿起语文,历史英语吧,题目直接从二十四史当中摘一段,古文看不懂,题目做不出来。这一代孩子面对的学业挑战,初中词汇量就要求平均3000多,可我们读到大学考四级才要求3000个。有的孩子考托福家长不满意分数,还要求下次再涨10分,就能申请更好一些学校。而按现在论的教育理念来说,只想说一句,你去考一个托福,体验一下,看究竟如何?结局可想而知,是真心的难。
所以有了如今“空心病”一词。北大40%的比例孩子会这样,而后来对于100多所大学做以测评,发现“空心病”跟学段没有关系,和名校与否没有关系,这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普遍存在。甚至有高学霸的孩子学习是为了划知识点考试,考第一是为了人设,刷分是为了升学,做研究发文章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什么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人类大发展,都比不过毕业抓紧找到个安稳的饭辙。
现在互联网,电商,网红,涨粉,拼多多,淘宝,快手,抖音,直播带货,太多想要急于挣钱的理念,导致很多藤校学物理的高材生毕业就搞起了金融,有了现在的小白理财课。哈耶普斯毕业的大学生竟然争先恐后回国当中介……高智商抄成功的近道,一下就能想到贩卖名校学历钱来得最快。一搜小红书,来自清华北大各个名校的学生都努着劲想当网红,从此人生尽可躺平。因为上一代迷失在物质中,导致这一代孩子价值观的迷失。
终于能明白如今的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是好奇心的问题。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热爱,有追求,有动力,有欲望,才有努力的自驱力!要让他们做喜欢的事,只有他喜欢做了,才会不觉得累,才会愿意做。现在的国家都想将孩子培养成多方面的人才。不能就一种学习上的教育,还有其它方面都得培养。促使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不同的爱好培养。要让孩子有健康的身心,热爱生活,能自己将来养活自己就行。但同时学习也要管,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若愿学习,父,母都轻松,孩子若不愿学,送到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结果,累了孩子也累了家长。
未来孩子培养的趋势是她们面对生活不用挑战物质,而是尊从于内心,来自内心的需求。不是单凭满足衣食无忧,看什么书,上什么课,学什么专家语录就能好使,现在针对有些孩子真的行不通,全凭孩子自己的觉悟。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所以鸡不了娃,更不要为难自己。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不要把自己从前的人设再强加于现在孩子的身上,要真正的理解孩子要什么,好奇什么?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寻求自己的方向,过属于自己的人生。突然才觉醒,自己老了,而当下的年代已不是过去的年代,即便再有贫富悬殊之分,为人父母都愿把最好的物质需求给予孩子。所以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都同等重要。未来一代的孩子,他们将会是一股新生的强大力量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