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导读:
正是因为统治者的不知足而引起的战争使人们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的痛苦。真正有资格统治人民的统治者,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先,时刻以爱民自励。
感悟:
阅读本章,深刻感悟到老子联系当时社会的现实——诸侯混战,百姓流离失所,从而论述“知足”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天下战乱纷纷就是因为统治者背离了“道”。天下有道时,马应该在农田中帮助农民进行耕种,而现实却是军马乱跑。正是因为统治者的不知足而引起的战争使人们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的痛苦。老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不祥之器”,所以他呼吁统治者不要被欲望所驱使,不要恃强凌弱,并告诫他们“强梁者不得其死”、“物壮则老”,要求他们知足守虚。
可是天下听从老子劝谏的人太少,无数的人被欲望所驱使,在不知足的道路上栽了大跟头,轻者头破血流,重者身首异处,无不道出老子说的“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可惜千百年来,世人在奔向欲望的道路上前仆后继,真正能知足常乐者少之又少。
其实有道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满足,且不一味索求,即便条件很差,也能丰衣足食;而无道的人,总是一味索求,最后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知足敛欲,知足常乐,以防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