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条人生守则:采用对标的方法
1、早睡早起:晚十早五,午休5-15分钟。
睡觉23点,起床6:35,昨天中午趴了5分钟。
2、真诚反思:日反思,周检视,月总结。
昨晚有些兴奋,竟然在晚上做哑铃运动。我是不是也可以跳出自己固有思维:晚上运动影响睡眠 。能否进行调整,在精力充足或者情绪高涨时就多学习一些。一高一低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就像一个神经病。
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的精力与情绪都管理不好?
3、学习成长:每天进步可衡量一点成长。
4、养好习惯:冥想、断网、晨晚间仪式。
冥想的感觉很棒,怎样才能双盘?到底是冥想的体验重要,还是双盘重要?冥想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随大流?练习专注力?遇见另外一个自己?还是冥想是为了可以减少睡眠?
当有这么多答案出现的时候,很明显做这件事的目的不清晰。回归开始,是什么触动让自己开始冥想的,进而养成了习惯。
很早些时候,总喜欢关注素食类文章以及看了陈坤《突然走到了西藏》里面讲到他读大学时养成了静坐的习惯。他经常在床上坐很长时间,同学觉得他是个另类。03年他拍《金粉世家》出名了,一度迷失自己,是靠打坐冥想找回自己。那个时候他的好朋友赵薇送过他一本书《西藏生死书》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我那时在常熟就开始打坐,只是想在自己身上实验一下找到内心自己的感觉。断断续续的也就没有下文了,现在也想不起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6年8月30日无意中听到叶老师《时间管理100讲》里面讲到冥想的好处,我突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有很多优秀的好习惯,比如读书、冥想、运动等等。我就从此开启我的冥想练习,快乐了三个月,因为去姐姐家照顾孩子而中断了。
17年4月1日加入007社群,当时加了八班班长苏磊的微信,竟然发现这个男生练习冥想已经200多天,开启冥想的日子是500天多前。一个男生都可以把冥想体验得这么好,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真是为自己行为感到脸红。
4月13日开启了冥想练习,7天一个周期在朋友圈播报体验与感悟。
4月22日在深圳第一见了苏磊及007战友,4月23日上了李笑来大课,升级一个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通过付费认识一帮高质量有共同价值观的战友,这种感觉非常棒。
4月24日买了一个冥想的练习课程,就这样开启了冥想之旅。目的是希望自己在冥想的路上能够持续精进,另外一方面通过花钱找到高质量的课程又能让自己重视。
5、保持耐心:不抱怨、不责备、不悲观。
6、信守承诺:信誉将是唯一的未来资产。
7、守住专注: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二、学习成长进步录(通过联想与联结)
昨日我从【人-事-网-书-影-音】中学习了什么?模型:本文说了什么概念?在哪里看到过或听谁说过?我的体会是什么?能把它应用在哪里?
核聚文章:
1)无论学习什么,首先要弄清楚学习的目的,要非常清晰,不能把愿景当成是目标。(想要面朝大海的房子,首先得每一年要挣到多少钱)
2)当你确定了目标就要找到该领域最牛的人,进行模仿,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3)想要高效率的学习,除了通过社群、朋友的反馈,体能的锻炼不可忽视。
工作:昨天在巡场时碰到领导,又跟我在谈话,建议我整个二楼应该怎么做。虽然没有提业绩的压力,但明显感觉到领导对我的期望非常高。包括孙总也是希望看到8月份工作计划里能够看到不一样的特色。
我是否可以将这种无形的压力变动为动力呢?在所人的观念里,二楼是业绩、人流最不好的楼层,那么我能不能从氛围、以及人员的服务态度着手呢?或者将二楼的6-8点限时抢购打造成二楼特色呢?
人员的心态、固有思维以及新团队里面所有成员在楼层管理都比我有经验,如何服众呢?我必须要尽快掌握品牌商的信息。
三、未来计划及行动(意义及具体操作)
1.本月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2.本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3.今日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梳理新工作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