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张莉莉
最近给小朋友们做了几次绘本阅读实践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几乎都很热爱这种阅读形式,完全没有我之前担心的拒绝和排斥。反倒是家长们的态度各有千秋了。有的欢喜推崇,有的不明就以。有时,我会和家长们聊绘本,聊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当我问到孩子们在家都看些什么书时,家长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当然,主要是一些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的画画书、故事书……
真正的绘本,还没有大量走进孩子们的家里。
这样的发现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尽管这几年绘本阅读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熟悉和推广,但其实很多人对此并不一定有太多的了解,只是片面的认为给孩子多看书就好了。至于看什么书,家长们心里是没底的。回到家,我翻了翻以前培训课上的笔记,查阅了一些资料,觉得很有必要对“绘本”这一概念进行梳理。
毕竟绘本兼具独特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从孩子的精神构建、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什么是绘本?
绘本就是图画书,图画书就是绘本,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
“绘本”这一概念引进日本,经由台湾香港传到内地,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儿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无字书。
在绘本中,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和点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绘本的主体和精髓。
绘本要用图画来说话,它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性。绘本通常被规定在32-40页之间。这几十页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就仿佛是一部电影短片。每一本绘本的作者(更多的是指画者)就相当于一位电影导演,他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这就要求他不但善于运用分镜头语言,还要有一种把握视觉节奏的能力。
所以,一本好的绘本,孩子即便不识字,也能“读”出其中的大概意思。
绘本的七大细节
一般来说,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在培训课上,阿渡老师分享了绘本的七大细节:护封(外封面)、封面、封底、前后勒口、环衬、扉页、跨页。
在绘本中,这几个细节蕴含了大量的故事信息,作者的立意点、诉求点,甚至故事的完整性都隐藏在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
有人说绘本是一种翻页的艺术,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版式精美独特,构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左右两页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剧情……
绘本与插图故事书的区别
被誉为“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曾用下列公式来说明带插图的书与绘本的区别:绘本=图×文 插图故事书=图+文
绘本以图为主,故事、情感、逻辑等内容均在图画中体现,然后用少量的文字加以引导,二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图文结合所讲的故事远大于单独图的故事或者文的故事。
插图故事书以文为主,以图为辅,图画与文字内容基本一致,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
绘本强调观察、思考、启发,插图故事书注重叙述与灌输
同样是讲故事,两者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均不同。
绘本一般不会采用写实的画风,不强制要求故事性,在情绪、情感、氛围、逻辑等方面的表现力更加丰满。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文字内容通常不会一语中的,往往会有悬念和留白,并且基本都不会有注音。
一般插图故事书通常会有大段文字来叙述故事情节,在文字中会有充满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和结论。画风以写实为主,会加入夸张、讽刺之类的手法,缺少留白和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