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1-樊登读书会-《不管教的勇气》

金句:

1.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 延伸到批评,辱骂)

感想:我的父亲就脾气暴躁,小时候我经常被骂,现在都不敢去回忆,父母可能自认为在教育孩子,可其实只是自己的报复发泄而已

2.孩子的缺点像黑暗,投以光明就会消失

感想:孩子也是人,必然有所谓“缺点”,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用辩证法来看,她同时也思维活跃,创意丰富。父母应该看到他闪光的那一面,用光明照亮黑暗。

重要收获:

用“谢谢”来代替“表扬”

原因:

1.与孩子的关系更加平等,而非居高临下

2.有些事情本就是日常行为规范,硬性表扬非常生硬。如“你没在地铁上叫嚷好棒哦”就不如“谢谢你在地铁里保持了安静”

3.给孩子带来“贡献感”

贡献感—>自尊—>自律

贡献感这个概念很重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是社会生活的小型模拟,希望以后孩子在社会上有价值感,贡献感,就要在家庭中多让孩子做家事,帮助家庭生活顺利运行,比方说让3岁孩子摆碗筷,对她说“我们能不能准时吃饭就靠你啦”。她就会非常乐于做事,自信心也加强了。


让孩子会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疑惑点🤔

阿德勒哲学观里“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也就是勇气的基础是否过于武断?怎么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