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不等于健康,长寿也未必健康!

[晨光雨露] 健康是一种信仰,是需要用一生去争取的事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健康是与生俱来的一笔财富。但要终身维持它的价值还真的需要努力。因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至少有五大类:遗传因素,气候地理,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和自我管理。每一个方面都需要照顾到,才能完美。

关于健康的俗语很多,比如说:能吃能喝没病; 不痛不痒不是病;有钱难买老来瘦等等。也有人把健康概括为"四快":

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这些都不全面。但是,某些人还真的把它们当成了真理,结果是耽误疾病早期的治疗时机,导致今后治疗难度加大,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所以,有必要整理一下有关健康的概念性的资料,供大家参考(资料来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传播)。

医学家按照健康的程度把人分为三种状态: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疾病称为“第二状态”;亚健康则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

据资料显示:人群中健康大约只占15%,其余15%为疾病人群,剩下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健康不是自己认为健康就健康了,有一定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的成立之初,就在《宪章》中对健康做出如下定义: Definition of Health(1948):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中文意思:“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赢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但是,时代在变,所处的环境也在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1990年,WHO对健康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补充。健康的新定义是: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生殖上、道德上和社会上的完好适应状态。

其中,心理健康是指:

1.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即指具有积极的个性倾向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正常的心理。即是人们能以主动积极的心理过程和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3.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把握周围的环境,适应和对付变幻多端的世界。  

4.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别人相处时,对他人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其所归属的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

道德健康是指:

1.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3.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进入新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又出台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前4条是精神和能力方面的,后面几天是体态和体能方面的。

参照上述条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发现自己不是太健康,但也不是患病了。这种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的状态就是亚健康,是人从健康到疾病的中间阶段。

亚健康的特征是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为: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

亚健康也可通过状态或症状来判断: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3.注意分散,思考肤浅;

4.容易激动,无事自烦;

5.记忆闭塞,熟人忘名;

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7.懒于交往,情绪低落;

8.易感疲劳,眼易疲倦;

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10.头昏脑胀,不易复原;

11.久站头晕,眼花目眩;

12.肢体松软,力不从愿;

13.体重减轻,体虚力单;

14.不易入眠,多梦易醒;

15.晨不愿起,昼常打盹;

16.局部麻木,手脚易冷;

17.掌掖多汗,舌燥口乾;

18.自感低烧,夜常盗汗;

19.腰酸背痛,此起彼安;

20.舌生白苔,口臭自生;

21.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22.味觉不灵,食欲不振;

23.反酸嗳气,消化不良;

24.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25.易患感冒,唇起疱疹;

26.鼻塞流涕,咽喉肿痛;

27.憋气气急,呼吸紧迫;

28.胸痛胸闷,心区压感; 

29.心悸心慌,心律不整;  

30.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提醒我们拥有健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与生俱来的"财富"需要后天的不断"投资"来维护!

如何做呢?WHO为人们获取健康指明了道路,这就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请沿着这条路前进,切莫误入歧途!

(资料来自网络,非商业目的传播)。

作者简介: 田晨光,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英国Leeds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教委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河南省医德标兵。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科学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产品提了个需求(电商的APP-两鲜),需要在APP背景加上几个水果图案在那里无规则缓慢游荡。。。模仿 天天果园...
    Yan青天阅读 7,282评论 5 18
  • Ukraine & Europe: What Should Be Done? by George Soros | ...
    三道贩阅读 2,435评论 0 1
  • 今天是事情发生后的第二个月不到 三姑来我家了 我六日放心不下 回到了家 母亲被整天讨债的压的喘不过气 父亲早出晚归...
    厌世男孩阅读 1,534评论 0 0
  • 像是在所有的轨迹里都找不到自己走过的痕迹 被吞没在日复一日的人流中,碌碌无为 得不到褒奖,偶尔沮丧,从没有贬损,更...
    福太灵Taleen阅读 1,8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