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王阳明心学之《传习录》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王守仁也叫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儒家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明穆宗曾评价王阳明:“两肩正气,一代伟人。”
这本书是由他的弟子在王阳明死后自发组织编写的,书中全面的记录了王阳明同弟子之间的一问一答,语言接近于白话,通俗易懂,可以说是后人学习阳明心学的第一素材,《传习录》之于王阳明,恰如《论语》之于孔子。
一:王阳明心学,不等同于唯心主义
凡欲深入了解王阳明者不可不读《传习录》。那么什么是心学?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心学出现的历史背景,提到王阳明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宋明600年儒学中心学一派的集大成者,当时还有与心学相对应的,以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其实都不是某一个人单独提出来的。
他们的出现都是来源于古人对于儒家早期经典理解上的分歧。比如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儒学主张就是这样一个从心偏重尊德性,另一个从物主张道问学。
在王阳明出现之前,朱熹理学的社会影响是完全压制性的。
一方面是因为朱熹治学能力很强,取得了官方的认可,由朱熹审定的四书五经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宋陆九渊陆九龄提出的,心学确实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能够自圆其说,但是自从王阳明出现之后,这形势就完全逆转了。
由于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相对于陆家兄弟有着较大的进步和完善,以至于理论上就可以充分的解释儒家《诗》《书》《礼》《易》《乐》《春秋》中爱那些悬而未决和有争议的部分。
从此心学开始走红明代士大夫阶层,成为了当时儒学的主流。那么心学到底在讲什么?心学是唯心主义吗?这个问题有点难以直接回答,这里不妨调出《传习录》一段经典的对话。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同游南镇,朋友就指着山中的花树就问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一何相关。”王阳明就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然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表面上看王阳明这一观点像极了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你看见花的时候,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的时候,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这是一种绝对的唯心主义。
可是王阳明真是这个意思吗?其实王阳明在这里强调的是人心对于花的感应,而不是强调花的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此花不在你心外,其实是指心是发生意义的源泉,人心没有去感应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
花是否客观存在不是心学关注的重点,心学的重点是研究人心与外界的感应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心学即使在唯物主义假定下也是不存在根本冲突的,所以心学也就谈不上什么唯心主义观之类的西方哲学概念。因为中国哲学的研究思路从根本上就同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很多人理解错了
第一部分分析了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心学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问题。这一部分将解读心学中的著名概念,知行合一。
网络很多地方都充斥着知行合一的概念,似乎提到心学就必须要提到知行合一,似乎懂得了知行合一就能够融汇心学的核心。从我们一般的生活体验来说,知道同做到直观上确实不是同一个概念,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传习录》中的一句阐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里所谓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意识和思想的意念,行主要指人的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的关系也就是指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行合一,思想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是它就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节,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换句话说,一个人假如有了所谓全新的认识和意识,就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新的行动,如果不去行动,就不能算是真的懂得了新的认识和意识。
了解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再来进一步说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知行合一,先对照传习录的原文,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这段话很直接的表达了作者的意图,那就是提醒知行合一,就是为了提醒以儒学理论作为修身目标的人,提醒他们儒家修身功夫的关键就是从念头上修,否则知道的再多把圣贤开示倒背如流,但是却不懂得修心,这样就是“行”的缺失,是实战修行中的懦弱和不给力!
念头一发动你就要行动了,把这个邪念给断掉。修身功夫必须有实战修行中的执行力,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理论研究必须结合锻炼实践,这样才能够越修越好。
最后我们来回答知行合一是否是心学的核心的问题。从上一段的阐述,可以知道“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标准,一个衡量修行是否得当的标准,它本身并没有真正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一句知行合一就像是一句口号,如果王阳明就靠这一点就能够抗衡大儒朱熹,取得明朝士大夫的认同,那我们这些现代人也未免太小瞧古人的智商了。
在学术上来说,心学真正的厉害之处是能用所谓的良知的理论去把四书五经中的争议部分全部的发散阐明,并且能自圆其说。这一点在《传习录》里面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经典概念,然后作为读者的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王阳明如何去破解和升华这些争议。
三:致良知,藏在你身上的伟大力量
心学中的核心致良知,要讨论这两者,首先我们得知道良知它到底是个啥?
作者在《传习录》里说:“良知,心之本体。”其实就是指无念而清醒状态,纯粹的感觉,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指念头。
关于本体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参考《雪狮的蓝绿色鬃毛》里第30个故事,诺西的10项启蒙,诺西隆多是华智仁波切的大弟子,有一晚华智带着隆多在野外修行,仰卧着凝视天空,远处有佐钦寺的狗在叫。
华智对诺西隆多说:“亲爱的朋友,你听到狗的叫声了吗?”“有!”隆多回答他。“那就对了!”上师大叫道。他又问:“你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吗?”隆多肯定的回答了。华智叫道:“就是这样,那就是本然具足的觉醒的名佛佛性,不要看别的地方。”
大道至简简单到不可思议,从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得出,纯粹的觉知就是望向星空时只是纯粹的看,没有任何念头的状态,认识到良知指的就是人的本体之后,致良知就呼之欲出了,大意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
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倡致良知呢?埃克哈特托利之前说过,本体才是真正力量的唯一源头,所以我们才应该时时致良知。知道什么是致良知之后,我们来看看《传习录》中致良知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它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决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作者给我们断念的方法就是“觉”,这一觉就是最快的刀,念起即觉,觉之既无!这就是最高的断念的实战功夫,只一觉念头就消融了。
第二个方法,先生曰:“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作者这段是讲断念贵早,念头方萌之时就要立刻断掉!必须够快够狠,千万不可让邪念发展壮大,不能让他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