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关于自我探索的学习成长群内,发生了一幕看似突然,又必然而然的剧情。
主角是一位传播某自我探索工具的老师,和一名热情、爱分享又性情火爆的学生。
学生惯例在群里跳跃着,激情分享着自己的觉察。他说突然悟到老师之前提醒自己的,应该少说多做,把能量回收到脚踏实地做事情上,这是他的功课等等。
老师简短回应后,尝试顺藤摸瓜指出他另一个问题:“你说话有一个特点,总带有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成为你心中的样子,这个需要多觉察,然后修正。比如:别人不想公开年龄或生日。你的惯性思维是,你不公开就是你不敞开,都学身心灵了应该敞开自己,你不敞开了就是你有问题,你没修好,等等之类的。这种惯性思维是你XX特质能量带来的自以为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总想当一个领导者,让别人按照你的思维走。”
学生没有预期到自己的反思非但没有赢得老师赞许,反被浇下一盆冷水,有点扫兴,试图转移话题,插科打诨。
可是,老师“不识趣”得并没有就此罢休,一本正经得不依不饶起来。
学生顶不住了,转身披上战斗铠甲,开启反击模式。
老师越如如不动,学生越急头白脸,两个人还没说上几句学生就退群了。
老师说:“他走了,他以前怕我把他踢出群去,现在他自己走了。他需要一些时间反思成长,这是他的功课。”
这位学生,本职中学数学老师,业余爱好自学成才,精通占星、人类图、玛雅等识人技术。自曝曾经跟随过不少老师学习,因说话直接、火力强劲引发争端,被多次踢出群组。
这次,他自己选择了离开,离开了他前一刻还在表达着崇拜的老师。他会去找个安静的地方,自我反思成长吗?还是受害者心态泛起,觉得自己被不公对待,受了巨大委屈?
那是他的人生了。
作为吃瓜群众,我从中体会到,再好的自我探索工具,都只是辅具,辅助我们更好的看见自己。而真正重要的,是看见后的接纳。只有切实与自己呆在一起,才能感受体会到内在的真实需求与表达,愿意用心用爱呵护滋养自己活出真实的力量。
有时候“我以为的”并不一定是“我真实的样子”。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呢?
《多面的自我》给出了答案,并且提供给读者一次可以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
书中分章节介绍了被回避的、被误解的、被逼迫的、被囚禁的、被扭曲的、被放大的以及被遗忘的自我的行为模式、反应机制及成因后果,并以案例为依托,悉心给出应对愤怒、焦虑、自卑、逃避、完美主义、受害者心态等常见困扰的解决方案。
作者陶思璇,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两性情感专栏作家,央视及多家卫视情感节目常驻嘉宾、心理学家,中国单身女性网CEO。多年咨询顾问工作,积累了大量案例素材,她希望通过这本书的整理输出,唤醒更多人意识到: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偶然,可能就是人生道路上必然的劫难。就像决定种子命运的是基因,而决定我们拥有怎样人生的,却是我们自认为了解,实际上早与之失联的“自我”。
没有真正认识自我的人,由于无法看清自己的心,只能一次次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得到不同的结果,直到将自己逼到崩溃的境地,永远停留在原地打转,无法继续前行。
就像开篇故事里的学生,他曾因自己精湛的识人技艺,受到过不少赞许与追捧。他也通过工具“看见过”自己的特质、天赋与卡点,可是他算得上真正认识自我的人吗?
或许不是,从他一次次被从各种群里赶出来的经历,从他这一次又在相似事件上由怒生恨,愤然离场的结局看,至少到现在,他还没有认清自己在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
当评价批判他人时,他是不留情面的。就像他自诩的“真实”一样,没有一点“糖衣”,只有赤裸裸的“炮弹”,直戳对方痛点。无论同修还是老师,越是他在意的人,他越不会“心慈手软”,越要时不常的提起,提醒对方注意问题卡点,“帮助”修正提升。他自己一副无公害、“为你好”的姿态,也很受用“感谢提醒”、“谢谢帮助”的认可与反馈。
对老师多次表达不需要被提醒,尤其采用在群里公开“指责”的方式,让她感觉到不被尊重等回应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可当老师模仿他的方式,在群里严肃而认真地“批评”他的问题时,他炸毛了。他接受不了别人用他的惯用作风对待自己,他走了,抱持着是老师无情浇灭了他分享热情的受害者心态,失望得离开了。
或许,他一次次期待着可以因为遇到不同老师而结果不同,却一次次落寞而归。因为他没有认清自我,并没有从源头识别、发现并解决问题,导致相似剧情一次次上演。如果他不能重新认识自己,依然采用现有模式生活,未来等待他的依然是争执碰撞,出局离场。
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发生行为模式改变呢?
1. 正视弱点,积极探索问题背后的成长价值
渴望优秀、向往光明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阿德勒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追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力图做一个没有缺陷、完善的人。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认为它们是可耻的,甚至担心被发现了弱点后会遭到嘲讽挖苦,因此习惯性掩饰、否认、压抑自己。以为只要没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就不会因为不够优秀受到伤害排挤而失去尊严,就是安全的。殊不知,如同墨菲定律,越想隐藏却欲盖弥彰,越想避免的事情就越避免不了,反而会更早。
弱点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程度,一旦我们认识到自身弱点也有积极的一面,就会加以利用,为我们自身创造有益的价值。
弱点本身不分好坏,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有句话说:被你厌弃的,正是你所需要的。既然是需要的,何不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它,看看它可以给你带来怎样的价值。
人性的弱点如果从动物本能性角度,恰恰是最好的自我防御机制。比如:贪婪是为了储存能量,恐惧是为了应对强大的掠食动物,愤怒可以减轻疼感获得力量等。这些因为生存而遗传下来的基因并非可耻,需要我们在现代社会把握尺度,善加利用。
2. 重视情绪,积极倾听愤怒背后的内在需求
愤怒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是人的一种本能。从心理学上说,愤怒是愿望或利益一再受到限制、阻碍或侵犯时,内心紧张和痛苦状态逐渐积累而导致的带有反抗和敌意体验的情绪。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他人的攻击欲。
当我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边界受到侵犯时,身体就会借助愤怒的情绪来提醒自己或对方。此时,心里会有一个攻击目标出现,如果这种愤怒能量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释放,就会积存在我们的身体中,即使过后我们已经忘了当时愤怒的缘由,愤怒的感觉还在,会“泛化”成对他人、周遭环境,甚至整个世界的敌意。如果不能及时将这种愤怒识别出来,反而会对自己这种能量产生恐惧,从泛化的愤怒转为泛化的焦虑。
而愤怒作为一种内在的生命能量,如果被压抑,也就同时阻止了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封锁了与他人建立深层次交流的连接通道。心理学家勒内说:“我们必须倾听自己的愤怒,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保持个性的完整性。”
所以,当你愤怒时,你需要勇敢地面对它,告诉别人你的感受,也正视自己的生气,冷静下来,以免因为愤怒而做出失控行为或说出不合适的话。
对于愤怒,我们所能理解的最佳认知,从来不只是出一口恶气那么简单,而是让自己脱离愤怒的泥潭、脱离畏惧愤怒的困境,重建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别人的关系,重新找到关系中的平衡,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3. 同理他人,积极运用关系之间的和解能量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而有人却说,人心复杂,想拥有和谐关系太难了。如何才能在保有自我前提下,与世界建立良好关系呢?
其实,改变不难,只要你能够了解这三个词的真正含义。它们是:谅解、宽容、容忍。
谅解,并非一味忍让,而是从心理上认识到:可能对方的某些“伤害”或“冒犯”并非出自本心,他们并不是有意的。一个人愿意谅解时,常能体验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宽恕的前提是正视你的憎恨,只有首先承认了憎恨,才有宽恕的出场条件。你可以通过向对方表达:“你在XX方面做得可不怎么好啊!”来告诫对方。此时,压抑在潜意识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才可能有机会迎来积极情绪。于是,你可以借由寻找对方闪光的地方,让你的情绪发生新的变化。
我们应学着说出“既往不咎”,这并不意味着要求你立马忘却曾经的过失与伤害。只有当人们做到了真正的宽恕,忘却才是一种健康征兆,代表我们已经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
容忍,是指人们在正常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容人容事的气度,具备良好心理应激反应能力的一种社会心理特质。如果总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心里只装得下自己,是自设藩篱,自以为是,这样不仅阻挡了别人,也妨碍了自己,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容忍度,也就是培养自己的容人之量,识人所长的能力。
之前,朋友分享了她的经历:有一次,她对A很不满,不过因为正在悟道灵修,就先忍下了,想着慢慢相处吧,也磨练一下自己的心性。然后有一天,突然的一个瞬间,她懂了A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理解了他当时的委屈与无奈。也是因为这份理解,她完全放下了对A的不满,也不再想要改变他。她说:“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他,我会和他做的一样。”
佛陀说,世人种种心,佛陀皆知。我们不是佛,却可以在关系中带上一份觉察,尝试同理他人,也是照见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有效途径。
认识真实的自己,从敢于直面自身弱点开始,到能够包容同理他人问题。心向美好,也不惧在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索,完成人生逆旅中的自我修行,拥抱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