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没联系的闺蜜忽然发来微信,心中顿觉暖风轻拂。几年前我们可是形影不离的好闺蜜啊!
那时我们还住在同一个城市,一个河东,一个河西,我们友谊的桥梁自此一路畅行。
我们都是思想独立且爱学习的中年女性,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公益声乐课上,当时还有我的另一位闺蜜,三人一见如故,从此开始频频见面。
她早已实现财富自由,有商铺出租,老公是一位企业培训师,经常被邀去全国各地讲课,她是一位思想独立的全职太太,主要负责鸡娃。
孩子当时还在上寄宿小学,她平时的任务就是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周末则穿梭于各个培训班,寒暑假全家一起环球旅游。
她老公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在家,她常常一个人在家过着“独居”生活。
那几年我们总是泡在一起。一起去上声乐课,一起去体育中心学太极拳,一起去做头发护理,一起去江边漫步,一起吐槽生活中的不如意,心情低落时则随时化身为彼此的避难所——
有次我受了委屈唯一想到的去处就是她家,在她家“疗伤”的日子,两人如同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的姊妹——慵懒地躺在沙发上,随意地说着话,她在厨房忙碌着也不用我插手,一边说着话饭菜就做好了,她可真能干,做得一手好菜。
我每天享受着她如同亲人般的“照顾”,心情很快恢复。
这样的际遇在我人生当中仅此一次,值得铭记一生。
几年后,她女儿去省城上中学,她搬去了省城,之后我们只在微信上聊过一次,她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聚,但终于没有成行。
后来,我偶尔也会想到她,也很想发去一两句问候,问问她过得好不好,问问她有没有结识新朋友——
但想想还是作罢,毕竟人生太多这样的别离,许多年前曾合租的室友连名字都已忘记,曾经共睡一张床的“姐妹”早已不知去向,曾交往几年的密友突然就断了音讯……
或许,我和她也一样,我们的生命从此再也不会有交集。
既然友谊的桥梁已被命运斩断,那就坦然接受,让曾经的美好过往,定格在彼此的生命中。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桥虽已断,“思”却相连。
如今远在异国的她再次给我发来信息,仍是以前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感觉。
她说:“真羡慕你,生活过得这么充实,丰富……再过两年,我也自由了,可以像你一样做回自己了。”
原来我们一直都在默默关注彼此,她羡慕我不用每天困在厨房与柴米油盐为伴,羡慕我不用总是围着孩子转,羡慕我身边人形影不离地陪伴,羡慕我可以在自己的爱好中尽情挥洒时光……
其实,我也曾羡慕过她,羡慕她无需每天工作为五斗米折腰,羡慕她可以随时切换城市随遇而安,羡慕她没有来自伴侣的约束,羡慕她可以自由地行走在异国的街头……
从嫁人后我就一直固守在一个地方,虽然拿了驾照却不能开车,虽然灵魂自由却身不由己,不得不困守在自家饭店每天看着陌生、熟悉的客人来来往往,不得不每天浸泡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中年复一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临美食的诱惑纠结不已……
有时候想想,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自由洒脱的一面,或者别人想要我们看到的一面。
我认识的一些已经退休的姐姐,她们每个月领着不菲的退休工资,到处游山玩水,去老年大学上各种兴趣班,唱歌、跳舞、朗诵、瑜伽……
生活看似无比惬意,可谁知她们在别人见不到的地方,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她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否流泪痛哭过呢?
今天午餐时,有人突然说起我们认识的某人突然离世了,那人才四十多;又一个说,自己的同学已经走了好几个……大家一阵唏嘘,感慨生命的无常。
又想起早上刷到一位作家的生日感言,她说:“人是一台充满瑕疵的感情机器,可那又如何呢?”
是啊,那又如何呢?每个人都不完美,哪怕纤纤细腰不复再现,哪怕青春面容一去不返,哪怕所处环境不如人意,那又如何呢?
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