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一个人的写作天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见习量的积累,二是源自内心的热爱。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8月出生于江苏丹徒区,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教育背景: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文学创作成就,作品风格:格非的作品风格独特,他喜欢在小说结构上做文章,像营造迷宫一样建构他的小说,以此获得一种智力的乐趣。他的文字确切而细腻,丰满而华美,具有优雅、精致而纯粹的特点。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其中,《江南三部曲》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望春风》荣获第一届京东文学奖。

他曾提出过一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评判一个人的写作天赋,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见习量(有写作数量,能写)的积累,二是源自内心的热爱。

赞同,略做补充,加上分享欲,分享欲应是第一(喜欢讲,喜欢写,喜欢分享故事)。

分享欲代表热爱生活,无欲无求,纯粹善良,坦坦荡荡,充满爱心;他们敢暴露自己,敢于分享内心想法。很难想象一个人格低下,行为怕见光,内心阴暗,敢自我暴露,感于分享,更别说写情感文,写散文。这点,我在简书,某茄平台见过很多,他们皆具这种特性(见习量大,热爱写作,敢于分享)。

格非老师观点(他提出30万字见习量门槛),于我而言,天赋不敢说,自我肯定,有写作能力,见习量,还算能写;热爱,分享欲,自不用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