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作业分为两个部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
选做作业:修改第1课作业。
片段 一: 选自《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R:阅读原文】
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响的时间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开始工作前的时间,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响。
当然,我们很难开始就做到最好。经常会发生,“打算早晨七点开始学习,结果没睡够而无法集中精神””计划晚上八点阅读,结果经常被偶发事件影响”等情况,所以,请在实际生活中多方尝试,如果无法顺利进行就改变做法,找到最佳行动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当中。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1.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2.比如提前1小时到单位,或每天早起1小时,或放弃午休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等等。
3.不苛求完美。如果每天挤不出1小时,不用沮丧,先从半小时开始。每天给自己半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把1小时拆成2个“30分钟”。上午挤30分钟,晚上挤30分钟。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是职场宝妈,白天工作,晚上陪娃做作业,周末陪娃上兴趣班。属于自己的时间非常少。可是又不想自我放弃,很愿意学点东西。没有整段的时间去上地面课,就报了一堆微课。每天听微信音频就感觉忙不过来。上课音频听不完,作业没办法完成,很焦虑。
后来自己摸索着,先是放弃中午午休时间,找个KFC去听音频,听一遍不够,反复听。下午在大脑里反刍着。晚上等孩子睡着后,对着电脑码字。写完都是12点多。睡眠少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影响着第二天的精神和工作效率。人的状态也不好。整个人还是很焦虑。
过了半年后,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了。把微课音频留在上下班路上听。路上半小时,基本可以把音频听完。囤在脑子里,边工作边思考消化着。中午午休时间,速度码字成文写作业。现在基本在下午上班前就把作业打卡交了。这样晚上可以按时睡觉,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A2:以后我怎么运用】
希望自己可以更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
1. 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列出“三只大青蛙”。一天的时间各个击破。也不要列太多的清单,完成不了容易焦虑。给自己弹性空间。
2.对于写作的任务,碎片化时间多构思,比如走路的时间、吃饭的时候,等到有整段的时间(1个小时以上),速度码字成文。
3.慢慢建立早起的习惯。目前是6点50起床。如果可以5点50起床,就可以空余1小时。
第1课作业原文是#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1课作业
自我点评:写第一次作业的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感觉自己写到点上了。听了赵老师的第二节课,再修改第一次作业,发现写得乱七八糟。特别是最后A2部分,写跑题了。不知道第二次作业写的怎么样,若有学委可以点评一二,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