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年前,儿子出生,我成了一位母亲。
当他半夜哼哼唧唧,不肯睡觉的时候,当他吃饭磨磨蹭蹭,把面条一根根挑起又放下时,当他走在路边,一会追蝴蝶,一会找蜜蜂时……
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孩子,你能不能快点!
这情景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很多年已经过去,我离开故乡求学、工作、安家,时过境迁,我几乎已经忘记。
我上初中时,我妈妈在饭店工作。我每天走着上学放学,都要路过我妈工作的饭店。这是必经之路,否则就得绕远道。
这是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幸福的是,我妈时不时地会塞给我点好吃的。痛苦的是,我妈每次都会隔着马路就喊,走个路都慢慢腾腾的,把腿抬高点,步子迈勤点,不行啊?
我妈是典型的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也看不上身边的人不紧不慢。
我是天生的慢性子,非常抗拒她的催促。干嘛要那么快呢,我不会迟到的呀。
我就是想走慢一点,这样就可以多看看,小河对面太阳升起的样子,多闻闻,路边栀子花开的清香……
一瞬间,我开始理解当年的母亲。每个母亲都是“急脾气”,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催促孩子,“你快点”,这是每个妈妈的本能;而温柔地等待孩子,告诉他,“孩子,你慢慢来”,这才是为人父母者的修养和本事。
著名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她在陪伴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慢慢”二字的思考。
02
哲人说,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生命的每一刻都独一无二。只有慢慢来,我们才会体会到,这每一刻的独特和美好。
龙应台在开篇的序言《蝴蝶结》里,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反反复复系蝴蝶结的故事。
小男生的祖母着急做完这单生意,不停地催促,作者安慰她,不着急,我有时间,让孩子慢慢来。
这个世界,每一刻都不缺少追逐、紧张,甚至生死残酷——
“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埃塞俄比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
这个世界,每一刻都有新旧更替,生命自然地成长、繁荣、消失,周而复始——
“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地往上抽长……”
在这种强烈的画面对比和情感冲击下,作者在淡水街头的此时此刻,恬静美好,弥足珍贵。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因此,作者发自内心地感慨,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既是说给淡水街头的这个小男生,也是说给作者的两个儿子,更是说给她自己。
生命如同旅程,重要的是欣赏沿途风景,而不是到达终点,要那么快干嘛呢?
从父母和子女的缘分上讲,所有的子女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和父母分离的。珍惜每一刻,好好相处,才没有辜负了这场团聚。
03
让孩子慢慢来,就意味着,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以平等之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自主权。
让孩子慢慢来,就意味着,遵循科学规律,理解人的大脑、身体、心理的发育特点,让孩子只是孩子,而不必去做个“缩小版的大人”。
《一只老鼠》这一篇,讲述了大儿子安安刚上小学那一年,因为写家庭作业,和妈妈发生的矛盾。
安安的小学是在德国念的。欧洲的小学教育非常宽松,中午十一点半就放学了。下午,妈妈在书房督促安安写作业。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龙应台希望安安一回家就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要专心,字迹要工整漂亮,争取得到“三只老鼠”印章……(老师的评语,代表优等)。
妈妈每次检查完,感觉安安写得不够好,就会要求他重新写。
终于有一天,安安忍不住了,哭着向妈妈咆哮:为什么一定要得“三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只得“一只老鼠”!
安安的泪水,让妈妈终于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不愿意写作业而被迫撒谎,甚至逃学。
往事的细节已经模糊,内心的那份痛苦、无助,却刻骨铭心。
妈妈沉默着,蹲下来,擦去安安的泪水,答应他,好吧,就一只,你去玩吧。
在孩子眼里,这不过就是个游戏而已,可以拿三只,也可以拿一只。有什么要紧呢?
心理学家彼得·格雷就曾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玩耍就是真正的学习,玩耍就是童年真正的工作。
童年太短暂,简单的幸福太难得。只要妈妈放他出去玩,就可以破涕为笑,这种欢乐,或许只有七八岁的小男生才会拥有。
妈妈深爱着这个只要“一只老鼠”的小男生,也通过换位思考,全心全意地理解,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贪玩,并且,完全尊重他选择玩耍的自由。
不是因为上学,才要读书写字的。有一辈子的时间与书为伴,所以,书,可以慢慢读,字,可以慢慢写。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04
让孩子慢慢来的全部含义,其实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你慢慢来》的序言里,还讲述了一个叫王爱莲的女孩的故事。
王爱莲是作者小时候的同班同学,某天放学后,这个女生带着3个弟妹跳河死了。
事情的起因是,老师向王爱莲催要补习费,王爱莲没有钱交,随后,老师让她到黑板上解题,她也不会。
暴怒的老师用藤条抽打王爱莲,头上、颈上、肩上、背上,鲜血淋漓……
王爱莲的生活很苦。一方面是物质贫乏,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生活,没人关心没人问。
“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
所以,王爱莲交不出补习费,因为她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更让人心疼的是,她的胆怯,和对于伤害的反应迟钝。
老师找她要补习费,她不敢说“没有”,老师让她解题,她不敢说“不会”,甚至,老师打她,她也 “不敢躲避”,“不敢出声”。
很显然,这样的情景已经一再重复,王爱莲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一个从来没有被好好疼爱过的孩子,最后选择离开,结局并不让人意外。
学校里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作业、考试、升学……没有人在意,王爱莲的离开。
作者最后交待了这个故事的两个重要细节,王爱莲跳下去的那条河叫“爱河”,还有,“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一个缺少亲情关爱的孩子,在11岁那一年自杀。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最后跳进了“爱河”。
很多年以后,当作者以母亲的身份回忆往事的时候,也许,她思索的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尊敬,还有,对已经逝去的生命的惋惜。
王爱莲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时刻不忘“初心”——当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曾发愿,只要他这一生平安健康。
至于,考试得了多少分,钢琴弹得好不好,能不能进名牌大学……这些,都只是人生另一种更好的可能,而不是“爱的条件”。
用这份初心,守护孩子的健康、平安、快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有了这份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有慢慢来的机会,也才有慢慢来的勇气。
05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还有很多饱含育儿智慧的篇章,值得我们放在手边,时不时地翻一翻,常读常新。
比如,《龙》是在描写小朋友学习语言的规律,《葛格和底笛》是在探讨,二胎家庭里两个孩子的相处之道,《触电的小牛》讲述的是,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怎样处理,既有爱又有效……
让孩子慢慢来,并不意味着静待花开,甚至放任自流。
而是要去了解他,尊重他,按照最适合他的方式,去爱他,引导他,让孩子最终,成为他自己。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先修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最需要慢慢来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