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到新公司报到,入职七天。工作期间,只有两天没有加班,其他时间都是一天比一天晚。虽说因为新入职对业务不熟悉,加班可能正常,但仍心中忧虑,担心是自己做事太慢,很多评判。
平时,虽然我出入正常,但时时感觉到自己的匆忙与紧张。一天忙忙碌碌,几乎不停歇,但是成果寥寥。心中紧张,一天到头又沮丧、焦急、自责、愧疚。同事看我天天加班,劝我别太紧张,总能做出业绩的。我说我会努力,现在想想倒是驳了他们的善意。
说起来,是我对自己少了许多耐心。不止在工作中,哪怕是生活中,也总是觉得时光匆匆,好多事要做,想看电视剧,想做出成绩,想完成每天的flag,想做个“好人”让大家都满意。看电视时我快进去看我自己喜欢的片段,不喜欢的都跳过,想让自己尽快结束,好安心做其他事,可是结束一部又因心中执着开始了另一部。工作中,每天不管自己找了几个简历,录入了几个职位,只要是没有做推荐,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可是到底几个才够,我自己也不知如何定义。明明刚7天而已,我在上周培训结束两天后就对自己不耐烦了。即使总监说我进入状态算快的,而且做事有章法,可我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好。可什么是“好”呢?
我想要的“好”是自己的标准还是想象中别人的标准,或是根本不存在的某种“公允”的标准,做到平均值?就像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所写“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个当下此刻组成的,如果我们不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而是那“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或是所谓的“痛苦”和“威胁”,我们如何保证未来不是如同此刻一般焦虑不安呢?前面所提的这些“好”的标准无一不是想象,是小我吓唬自己的“借口与托辞”,始终活在受害者模式下,虽然痛苦,却仿佛比摆脱熟悉的模式去到未知的世界要来得轻松。是的,有时因为熟悉,因为驾轻就熟,熟悉的痛苦,却也是另一种轻松。
这些天在看《当下的力量》,每天上班路上,边看边用书里说的方法,去“关注当下,觉察自己的思维,觉察自己的存在和模式”,试着只是看着“痛苦”,而尽量不思考,让大脑在那些思绪纷飞的下一刻开始空白。昨天,下班很晚了,走在路上,感觉呼吸急促,身体紧绷,我知道自己又焦虑了,尝试了这个方法,深呼吸,旁观呼吸,旁观自己一不小心就要升起的念头保持“空白”,走了几分钟,竟然鼻子一酸,眼睛一热,有了流泪的征兆。继续深呼吸,哪怕是这样,我也了然,这并不是很“坏”的状态,对自己有觉知,哪怕有丝丝空白,也是良善之音。
这段时间,看了两三部电视剧,都与爱情有关,与人与人的相处有关。看电视时,我心里偶尔会起这样的念头“两人相隔之后,为何还会念念不忘,转身忘掉前尘往事,不就不会痛苦了吗?为什么人们总是痴痴相恋,纵使千难万难,都不想忘记从前?”那时觉得都只是执着罢了,现在想,连痛苦的记忆和情感,人们都难以摆脱,还不断对痛苦产生认同,更何况那幸福的记忆呢。当痛苦来临,人们总心心念念要将痛苦拨乱反正,找回幸福满足的感觉,于是产生更多的记忆和纠缠。痛苦会寻求小我的认同,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免自己毁灭消失,幸福亦是如此。
当下,我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上周末的自我教练课的几句笔记,或许可以一试。首先,每一天都与自己的原动力能量相处一会儿,哪怕只有5分钟。我的原动力是“百花园、灯塔、照相机、蓝宝石”,写下这些意象的下一秒,我感受到宁静与沉稳。哪怕不“好”又如何,任何事都无法抹灭“我”的价值,就让这些成为人生修行路上的一颗石子一座桥,谁说走过泥泞就不会有平坦通途?其次,我可以有情绪,可以有忙乱,心神亦可不为其所乱。花园里花草不断生长,而我本体可以不受其扰,抽离在外。灯塔所引之路,就算无人行走,我亦无需自责,坚守使命,岿然不动,即可。无论动作是慢或是乱,我可以观察它,可与其共舞,亦可旁观之。
如果这一段路没有所谓的“结果”,那我想从中体验什么呢?如果它有结果只是现在还未开花,那我想从中体验什么呢?这段路于我是何意义?倘若没有结果,我希望自己时时认真努力,保持初心,同时每天给自己留出喜悦时刻,留出空白时刻,莫让心神乱了。倘若结果还在路上,那就像花儿一样笃定的绽放,该做的事去做,需歇的时候也歇一歇。
总之,别忘了自己入职前写下的目标:
1. 职业生涯陪伴;
2. 笃定,积极,乐观,平静;
3. 积累人力资源经验,靠近生涯职业;
4. 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
5. 多赚钱;
6. 通过努力,月绩效打分达到8分。
凡事努力,凡缘看开。耐心一些,静待花开,随缘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