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帝刘祜是汉章帝刘炟的孙子,父亲为清河孝王刘庆,是刘炟的三子,母亲名为左小娥,是刘庆的姬妾,才貌俱全。
公元106年,年纪不过一岁的汉殇帝刘隆夭折,而汉和帝刘肇的另一个儿子刘胜自幼患病,难当帝位,于是邓太后与哥哥邓骘商议,又征得太傅张禹等大臣的同意,将章帝孙子、清河孝王之子刘祜迎立为帝。于是刘祜登基为皇,为汉安帝,追尊父亲刘庆为孝德皇,母亲为孝德皇后,祖母为敬隐皇后,这一年,刘祜不过十三岁。
刘祜在位的时候,内忧外患,先是西域各国不满任尚担任西域都护,紧接着羌族起义,国内灾害连连,地震、水灾、风暴频发,致民心浮动。而朝中的大权仍是在邓太后与其哥哥邓骘的手中,邓太后专权,镇压了朝臣的叛乱,好在邓氏家族小心谨慎且深明大义,而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公元121年,邓太后过世,刘祜终于得以亲政,听信以乳母王氏和中黄门李闰等为首的宦官的谗言,以叛乱罪处死了一干邓氏族人,邓骘也被逼身亡,自此,宦官再次得势。刘祜纵容宦官,宦官们倚仗权势,生活奢侈,干预朝政,飞扬跋扈,这引起了朝臣们的不满,以杨震为代表的朝臣多次进言,刘祜都置之不理,还听信谗言处死了杨震。
公元125年,刘祜南下游玩时患病,返回京都的路上不治身亡,时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