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编之路(十)

Hi.你好,我是糖果果儿。

一大早,我来到教室占座位,第一排又没有人了,勇气最可贵。

我不怕丢脸,我不会不好意思,我只怕考完试找不到地方哭。

上课时间到了,一位高高的皮肤很白的老师走进教室,姑且称她为白老师吧。

白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全程不看讲义,知识点信手拈来,我的心里又是一阵崇拜加沸腾。

大教基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每讲完一个章节,白老师带领我们从头到尾捋一遍做总结。

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她闭上眼睛口述的时候,我觉得她在翻脑子里的书。

用手机将总结录音,按课的名字保存好。一共十几个录音集,每个时长一小时。

这些录音很好的解决了来回路上不好复习的难题,我戴上耳机,一遍遍的听,睡觉的时候常常听着录音睡着,听得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直到后来,我能准确地说出白老师要说的下一句,并跟随她将章节知识点全部口述一遍。

这就是稳扎稳打基本功吧。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我把它深深的刻在脑子里,身体力行的实践,并将这个经验迁移到专业课的复习上。

我很庆幸,能遇到这么优秀的老师,领会到这么优秀的学习方法,让我知道另一种水平。

我很喜欢她,想告诉她,你讲的真好。

那天下午,讲完课,白老师要回总部了,我收拾好书包,白老师在整理资料,我从台上走过,笑着轻轻对她说了句:老师,再见。

她抬起头和我打了招呼,有点惊讶,可能没想到有学员和她说话吧。

冲刺课上完之后,开始进入放养模式。

早晨五点起床,我骑着车赶往自习室。

夏天的清晨,天亮的早,白天时间长,路边的小摊贩已经收拾利落,等待买菜买水果的人。

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我也知道,所以在结果到来之前,尽可能的努力多争取一些胜算。

每天的学习作息很有规律:早上五点半到教室早读,读到八点,开始做题。

中午不回家,随便吃了饭就在自习室趴着睡一会。

两点开始学习,一册一册的习题做得头晕眼花。速溶咖啡喝了一袋又一袋,自习室弥漫着微苦的香气。

下午四点 ,自习室开始新一轮的读书。

一句一句的读,每一个字都不放过。这样读,好处很多,但也真的耗时。

也是这个好习惯,我在笔试中尝到了甜头。因为笔试的好几道题是课本的原话。

要知道,0.1分会拉开好几个名次啊!面试的分数,更是精确到两位小数。

通常,我和妹妹提前商量好要读的章节,一会吃饭的时候互相提问知识点。

五点半,路旁的林荫道上,我和妹妹一起复盘下午的思维导图。像白老师一样把章节知识点背出来,我竟然也有了这个能力。

所以啊,这世上很多未知的本领离你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学。

关于学习的记忆,总有美食的陪伴。

经常去的是一家米线店,等待的间隙,我和妹妹接力一样,将下午复习的章节脱口背出,卡壳的知识,回到教室后查阅资料改正。

小小的店,抚慰了我们饥肠辘辘的胃。

十一月份,入职三个月后,我和妹妹再一次到小店吃东西,看到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吃完饭,回到教室开始第三轮读书,一直到晚上离开自习室。

我读一会嗓子就哑,不得不停下,默读或者做题。

教室的关姑娘,我真的佩服她,有一个好嗓子。

连续读两个小时嗓子不带哑的,怎么读,读多少都不会变声。

因为她的声音本来就是沙哑的。

回家的路上人很少,口述着知识点,路灯陪着我骑行三公里的路。

不久,自习室来了一对小情侣,和我并列着一排,中间有条小小的过道隔开。

他俩自习的时候腻腻歪歪,我余光扫到,立马转过脸去对着墙学习。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