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亲密关系双方,分别是回避型依恋者、焦虑型依恋者。在对待亲密关系伴侣中,两者思维行为截然相反。格格不入的两者,为何强烈相互吸引?为何在一起后又彼此伤害?
两者基本定义:
爱因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焦虑-矛盾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两者反应模式:
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在应对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两者会体现出的固有反馈模式,这种反馈模式和第一次情感伤害有关。在应对第一次伤害时,两者采取的反应机制是不同的。
反应机制的影响因素有两点:情绪和理智。情绪就是开自我视角、理智就是开第三者视角。情绪背后代表的人类的生存繁衍,情绪必然是由性为源动力发展起来的,更加具备天然属性。婴儿生来就有情绪反应,后天才能培养出理智反馈。理智的背后是生存,所以老年人生存意识更强。俗语说“人老精”,无非是反应中理智的份额已经大大超过了感情。
有了两点论,回头在看两种依恋类型的人,在应对伤害的反应:
在面对最初的情感伤害时候,焦虑型依恋会先在理智现上加一个情绪的锁。在出现第一反应时候,先表现出来的情绪的本能反应,而理智暂时被屏蔽。可是,后期理智会反扑。于是,再次受伤,对亲密关系的判断会出现怀疑。于是,理智会通过不断地自我测试,测试的手段是情绪化的互动。
而回避型依恋的反应恰恰相反:
在最初收到外部伤害时候,回避型依恋者会选择特别理智的反应,即无反馈。此刻,情绪会被加上一把理智锁,这个状态下,情绪是毫无反应的。可是,情绪仍然会反扑。于是,在后期收到的伤害时候,情绪锁会加在理智线上。外化的表现就是,用情绪化选择,替代理智分析对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遇到恋爱问题,通过换人来解决,往往就是这种内在逻辑的外化。
两者吸引的原理:
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两者的反馈机制剖析之后,彼此强吸引的原因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用一句话来说,当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相遇时候,彼此就是遇到镜面中的自己。粗浅地用理智和情绪,来归纳两者的外表和内心。回避型依恋者,外表给人看起来是理智型的,因为他从不给人亲近,从不敞开心扉。可是,真实内心,确是非常情绪化的。焦虑型依恋者,外表给人感是很情绪化,比如热情和冷酷,爱憎分明。可是,内心深处的判断标准,却是理智主导的。二者相遇时候,分明对方就是自己的镜像。如此看来,即便彼此无任何交流,也是正负极般的吸引,连双方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原因。
第二个问题,既然强吸引,为会出现在走入亲密关系中,彼此的深深伤害?这个就更有趣了。一句话描述,就是期待对方反应,按照自己反馈模式来进行。其实,普通的关系中,上交选择权,是常见的方式。可是,回避焦虑两者,交换了选择权,彼此会发现,对方的选择反应模式,会让自己痛苦不已。自己期待对方改变,期待的方式,又是对方恰恰最不能接受的方式:焦虑者会通过不断靠近,来确认关系存在,可回避型最害怕别人对自我世界的入侵,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痛苦。而回避者,通过行为上疏离,用各种非直接的反馈,来确认关系存在。这种行为,在焦虑者看来,就是关系破裂的征兆。二者,相爱相杀,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