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耽于梦想,能够脚踏实地实践的人。今年终于攒够了年假,启程亲眼去看仰慕已久的长江。
我是喜欢刨根究底的人,做事情也要从头做起,所以确定游长江的旅程,要自宜宾起,到上海止。为什么从宜宾起呢?因为宜宾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城”,地处长江零公里。岷江和金沙江到此汇流,才开始叫长江。而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万里长江经过的最后一个城市。
为了更好地感受长江,在宜宾,我们包了个车,沿江走走停停地看长江。
司机问:“是北方人吧?”
我说:“是。”
司机说:“上次拉了个北方人,十分搞笑。”
见我感兴趣的样子(他自己可能也按捺不住要说),他给我讲了他和那个北方人的对话。
车在行进间,北方人惊叹:“江啊!”
司机很自豪:“是长江。”
北方人又惊叹:“山啊!”
司机连忙介绍:“翠屏山。”
北方人再次惊叹:“树啊!”
司机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就说:“我们这里树种很多。”
北方人继续惊叹:“石头啊!”
司机实在忍不住了,北方人惊叹长江还是可以理解的,宜宾的山也不怎么高,树也没啥稀奇的,对石头发出赞叹更令人匪夷所思,于是就问北方人:“你们那里到底有什么,总不会连石头都没有吧?”
北方人回答:“什么都没有,只有土,全是土,到处都是土!”
司机问完才知道那个北方人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偏僻地方来的。
这个对话着实让我们大笑了一阵,但是笑过之后我又感到一些凄凉。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在贫困的农村生活过几天。那地方是一大片盐碱地,庄稼收成很差。进了一家农户,我恍然大悟,什么叫“家徒四壁”,这就是家徒四壁。屋子是泥坯磊成的,歪歪扭扭的窗子下有个土炕,土炕对面靠墙有一个破木桌子和一个破木椅子,一条从屋外延伸进来的电线尽头吊着个灯泡,别的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
那里相当多的村民一生没有离开过村子,别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几公里外的县城都没有去过。没有书籍、网络、电影。个别人家有电视,但电视里面演的事情对村民来讲,与我们在人世想象天堂也差不多。
生孩子却很多。曾有人问为什么?一个村民实诚地说:“那干什么?晚上开灯还费电。”
我只在那里呆了几天,这仅有的几天就憋得要死。受不了,不只是物质条件的问题,主要的还有一种荒凉感,无法忍受的荒凉感。村民的眼睛空洞无物。他们习惯了这种荒凉,对于村外的世界,不好奇,更不想去实地探寻。
我愿意用这一生,多去看看世界各个地方的事物,了解其他地方的人的生存状态。在不断的旅行中,我看到尘土尚未完全覆盖住的历史,遇见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听到意味深长的故事。这些事情让我上瘾,他们能够溶解在我的身体里,成为组成我的一部分。
那里有什么?这个问题足够让我着迷,并倾尽一生去探寻。当然,我所去的那个荒凉的村庄和那里的人们也丰富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我不知道这次宜宾之行,那个司机给我讲的北方人,在看到了江、山、树、石之后想去做什么,但我想他的眼睛一定是明亮的,不是那些村民那样漠然的神情。但愿他和我一样,爱上旅行,并在旅行中使自己不断蜕变成长为一个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