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捧读《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的文字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这位美国记者跨越重重封锁,将镜头对准延安的窑洞、长征的征途,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最真实的模样。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是动人的细节:毛泽东在油灯下批注文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衣透着书卷气;彭德怀与士兵比赛爬山,笑声比枪声更响亮;红军战士背着伤员过草地,草根树皮成了共同的食粮。他们不是传说中的"超人",只是一群怀揣信念的普通人——相信"为人民谋幸福"不是空话,相信"平等"二字能照进现实。

最触动我的,是他们面对绝境时的乐观。长征路上,战士们踩着雪水行军,却在篝火旁教老乡认字;窑洞课堂里,衣衫单薄的学员们齐声朗读,声音震得窗纸发颤。这种在苦难中开花的生命力,正是"红星"的光芒所在。

合上书,我忽然懂得:所谓"红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它是先辈们用热血点燃的火种,是代代相传的"为理想奋斗"的信念。如今,这颗星仍在照耀——在边防战士的钢枪上,在科研人员的试管里,在每个普通人的坚守中。读懂了它,便读懂了中国前行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