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谁的人生,都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所构成。至少在这一点上,是人人生而平等。
记得10年前第一次接触祖强主任时,他的从容、平易、博学和敬业,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此后断断续续跟他交流,每次都能从他身上都能学到新的东西。
而且,每年元旦都能收到他写的明信片。即便“八项规定”禁止单位购买名信片后,依然能准时收到他的新年祝福。
我知道,跟我一样收到祝福的很多。我猜,他每年元旦前可能要花一两天时间来写下对大家的祝福。
了解越多,对祖强主任的做人做事越发敬佩。工作上谋得深,做得实;研究上注重资料积累,善于围绕中心,又保持对学界前沿的跟进。
尤其对下级部门和年轻后学,总是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和帮助。有时想想,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与精力。
后来知道,他每天5点不到就起床,每天步行都在2万步以上,据说中午还游泳,每天都会搜集资料。唉,简直像神一样的存在。
这几年,他的头发明显白了很多,但精神一直很好。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这是经常进入心流的人。
上午赶到海宁听他的讲课,他对地方党史三卷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思考作了系统梳理,干货满满,听者无不受教。
过程中他还提到一个人:雷云。今年9月刚刚过世,百度后才知道具体情况:
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调回省委宣传部,先后担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委讲师团团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兼主席等职。
雷云一生潜心治学,笔耕不辍,著述达400余万字,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雷云生前,省委宣传部就编了6卷本的《雷云文集》,省委还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祖强主任在PPT里专门写到: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好,痴迷就能学精。这应该是雷云常说的话。
再看一些资料后便很快感觉到,这是一位极度认真对时间、对待生命的理论工作者,他的为学、为人、为官,显然活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
在同一页PPT中,祖强主任还列出:
“博学之”的情操情怀;“审问之”的细探细究;“慎思之”的深研精悟;“明辨之”的清晰清醒;“笃行之”的坚定坚毅。
原来看这些话时,会认同,但不会认真对待。现在终于理解,这些正确的废话,其实都是无数血泪熬出来的人生精华。
人生有许多可能,但真正适合自己的并不多。认真选择属于自己的路,思之念之力行之,才是人生更好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