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干女儿都已经三岁多了,时间很快,年龄在增长,我却没有长进。
文|墨染归尘
时间过得好快,苗猪都是三岁孩子的妈了,我也是当了三年的干妈,还记得当时高一我们是一起“冲饭”,一起打水,一起在阳台、厕所洗澡,还记得当时二三十人的宿舍。
我睡的位置是左手靠墙的,第二学期和苗猪两个人睡在中间的上铺,记得有一次两个人打闹,打翻了别人的醋,苗猪的被子也是一股醋味。
我们是从某次开始一起跑去食堂吃饭建立的友谊,因为意识相同,所以经常一起,高中的我们都比较节约,每周吃饭不超过一百,那个时候饭菜好像也便宜。现在学校的食堂变了,已经不在是一层工厂式食堂。
当时她第一次在足中过生,我们前后桌几人给她过生,一起吃了一顿饭,还记得算是学校最奢侈的小炒,住校生的选择就是很少。
大一下学期分学科,我们不在一个班,但我们还是一起吃饭,谁快为谁站队。
记得苗猪高二有参加过一个元旦晚会什么的,当时她跳的是新疆舞,我还特别想要她手上的花,最终还是抛洒到了舞台,但她结婚时的捧花直接给了我。
高二结束了,她选择了退学离校,记得她有说过,读大学的费用还不如拿来做其他的事情。
后来知道她也是为了家里考虑,应该省去这笔读书的钱,这是我们两个的共同点,会为家里考虑很多,但父母该怼的时候会怼,该孝顺的时候绝不含糊。
苗猪工作了,第一份工作是西餐服务员,她拿了第一份工资请我吃了牛排,也喝了她们餐厅88的咖啡,这是我第一次吃西餐,好像也是她的第一份西餐。
没多久,有人去她家谈相亲和定亲事情,她被吓哭了,哭着说不愿意,觉得自己太小了。接着她和一个朋友去了厦门,我高考结束,考的一塌糊涂,最后听父母的选择复读,也感谢父母的坚持,不然没有现在的自己。
也不知道如果不读书,当时思想不成熟,行为不成熟的自己会不会和她一样已经结婚生子。
复读也和苗猪有联系,问她厦门的情况,她说过厦门很干净,所以记忆中厦门是很干净,也很想去,因为有熟悉的人对那里高度的评价。
她是一个不喜欢主动联系的人,都是我找她吹牛,她如果找我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即便这样我们话题不会少,因为没有顾忌,她在厦门很好,有人罩着她,或许就是因为爱玩,所以能玩到一起。
暑假填报志愿,她让我填厦门的,到时候一起玩,可惜分数没达到,最终选择了一个离厦门不算太远的,南昌。
大一她经常叫我去厦门玩,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她会很快离开厦门。大一的寒假回家,她相亲了,他们第一次见面叫了我晚上去吃饭,这一次她没有拒绝相亲,两人也算是闪婚,从相亲到确定不超过一个月。
当时我对她老公的看法是,爱玩朋友多,护犊子,人不错,能力可能不强,但毕竟人无完人,只要苗猪选择的,做朋友的都选择支持。
刚开始她老公并没有工作,有时候经常出去玩,喝酒喝到一两点,她也不会因此大吵大闹,我们差不多,知道你出去和谁玩就无所谓了,即使结婚也应该有私人空间。
邹一菡出生了,她老公的工作也稳定了。小孩子成为她的中心,她以放养为主,可以是网传的佛系妈妈,她看电视,小孩子也看电视,只要不哭不闹做什么都OK,也养成了小孩子要东西不买就耍混,东西给她绝对要不回来的习惯,孩子一点也不好教育。
而我一如既往的持续着单身挺好的观念,边走边玩,也找到了学习方向,但生活总是缺少了什么,后来我想了想,原来少了钱,和安稳,钱虽然很俗,但它真的很重要。安稳是没定居,现在已经想好定居的地方。
苗猪他们为什么会相亲都过的好好的,而有的因为爱情在一起的确是坎坎坷坷,无论相亲还是相爱,都有一个点,那就是贫穷夫妻百事哀,总会因为一点点钱就开始吵架,如果物质达到一定度有钱满足心理需求,何须吵架?
即使有的人现在月薪一万多,三万多,依旧不会觉得幸福,依旧会为房子吵架,为孩子上学担忧,与其这样吵架还不如一个人开心的过这一辈子。
很多鸡汤都会写,请在该努力的年龄别选择安逸,但如果因为努力而失去生命,失去家人,那么努力后得到的不是想要的又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一句,请过好自己这一生,别让自己后悔,做自己想做的,想休息就别拼命,想努力就别放弃。
该回归社会的时候别选择逃避,该认清自己的时候别选择隐藏,既然敢大胆的开始,也请大胆的结束,未来选择——墨染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