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西游记》之大圣篇

也不算是读《西游记》了,因为全靠喜马拉雅听来的。听到第32回,发现每一回都很吸引人。

最近听到黄袍怪,发现在《西游记》里面的妖怪,他们强抢民女之后有一个共性就是,对女子很专一。黄袍怪变作美男子进了岳父的宫中,面对众宫娥,露出的本相也只是把她们吃掉,并没有色心。公主要求他放了唐僧,他就照做,可谓对他的浑家言听计从。

不过,牛魔王却是例外。(后面再作分析)

第二十七回,圣僧恨逐美猴王,看得人心碎。

眼见孙悟空一连打死三个人,加上猪八戒煽风点火,唐僧怒不可遏,不仅念起紧箍咒,还骂道:猴头,还有甚话说!

这个称谓听得人心寒,即便是对孙悟空极为失望,毕竟西行之路受悟空照顾保护,一起历经重重艰险磨难,每逢危机,总是这“猴头”化险为夷;唐僧口渴肚饥也是这猴头翻山越岭为其化斋觅食。一朝不如他意,又是恨逐,又是念咒。一句“猴头”,就可见得,圣僧眼中全无半点情分。孙悟空并不是伴他取经的徒弟,而是那个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妖猴。

悟空的表现却与唐僧形成鲜明对比。

原文:那大圣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出长安,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

临走又要唐僧受他一拜。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原文:你看他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垂泪,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真是个至情至性的孙大圣啊。

明明一肚子委屈,好意保护师父,却被长老念咒惩罚,狠心放逐。悟空不仅没有怨恨,反而满腔都是对师父的眷恋和往日恩义。这样一只从石缝生出,曾经大闹天宫,糊涂不知世事的妖猴,竟然有这样纯净浑朴的内心。让人爱让人叹。

猪八戒是明白大师兄的。

所以当唐僧被黄袍怪所擒,他不得已前来向孙悟空求救时,没有明说师父有难,而是以“师父想你了”为诱饵,让悟空前去营救。

孙悟空是无欲无求的,他原本活得自由自我。

观音菩萨以为,成为唐僧的徒弟意味孙悟空从此要受紧箍之束,不能再无法无天;而于悟空而言,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个人,他们一起走过风雨,历经险阻,他们相伴而行,求取真经。

八戒明白大师兄的羁绊来自对师父的感情。所以用了这一招。

从这个细节来看,猪八戒这“呆子”不呆,而孙悟空这“大圣”是真圣。而与这二者形成有趣对比的正是圣僧。

被困在笼中的唐长老,经解救现了原身发现是悟空救了自己后,激动得一把搀住悟空,又是贤徒,又是多亏了你,还口口声声,要为悟空向唐王请功。

全然不提孙悟空此前打死白骨精之事,竟用功劳来评价悟空此举。

让人很难不为他的虚伪鄙俗而骇然。

孙悟空则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盛情也。”

求取真经的唐僧计较的是“功”,冥顽不化的悟空在乎的是“情”。一个是高僧,一个是大圣。《西游记》好妙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12,311评论 3 27
  • 常识 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主要内...
    小杜之母阅读 5,574评论 0 2
  • 一、前代猿猴形象分析 (一)先秦猿猴形象 先秦关于猿猴的记载并不多,而且还存在着部分如《山海经》中所涉及的“类猿物...
    Emrysyrm3阅读 13,629评论 5 17
  • 第五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西游记》简直就是我们寒暑假的标志,每当假期来临,电视上几乎从早到晚都有频道在播放电视剧或...
    田源ty阅读 5,913评论 0 4
  • 夜 把文字 读成了黑色 伴着星的光 文字 把诗 酿出了墨香 便有《将进酒》的激昂 你 把我 读成白发 便有了岁月的...
    水天一色的美阅读 3,994评论 73 10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