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内容创业者来说,毫无疑问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的渠道永远不嫌多。
就拿社群营销这个点来说,别看把文章发到微信QQ群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其实这里面也有讲究。
我原来也很傻,当自己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感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哇塞好棒快哉,赶紧嘚瑟欧耶。此时的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把文章链接随手往群里一发,完事。
然后你就会发现,如果不是熟人群,如果你还不是某个行业内的大咖,基本上就是大家各聊各的话题,跳过你发的东西,该干嘛干嘛。
(笔者甚至有发到熟人群同样死寂的黑历史)
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几句诗来形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点击。
——徐志摩
天空没有点击的痕迹,而我已发过。
——泰戈尔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张嘉佳
痛定思痛,后来我试着把一些产品营销的思路搬过来,发现对内容营销也同样适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产品营销法则之一:用户角度
运用到内容营销上——传播的不应该仅仅是信息,而是信息+感受。
微博上的自媒体人就深谙此道,比如一些哈哈党,在转发的时候加上一长串的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笑得肚子痛,最右走好不送之类。
有时候甚至前面的哈哈哈比文章正文还长,然而正是这样,比单纯的一键转发会让人要更有点击欲。
围观群众会条件反射的想: 是什么带给了TA这样的感受?
标题党们往往也很喜欢用这一招 :
“ 太震惊了! 惊现XXXX”
“ 愤怒!这样的人怎么可以XXX ”
“悲哀!遇到这样的XXX”
在争夺时间注意力的战场上,标题党并没有错, 但标题和正文是同属于要传播的内容本身,是同一个维度——产品维度;
而如果在分享时加上传播者的感受,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哈哈哈,那就又多了一个维度——用户维度。
然而它往往和内容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一个二维传播的整体。
有首诗很形象的描绘了这一现象: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吃瓜群众不仅是想看你看的风景,他也会想看你看风景时的样子。
所以,把文章链接往群里一丢过后,再加上一句简短的感受,效果会很不一样。
营销法则之二:把产品当做有温度的个体
运用到内容营销上——做有温度的传播者
说的高大上一点叫品牌人性化,但我毕竟也不是MBA高材生这种大话题我hold不住,我们就说说实在的,可行的。
在产品营销上,将产品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个体,从而大获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
例如新兴白酒品牌江小白,就将白酒塑造成一个青春,时尚的年轻人形象,仿佛一个年久未见的老友跟你相逢一杯酒,畅叙旧年头,在借用微播等新媒体营销,在年轻人当中,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再比如著名咨询公司华与华做的小葵花药业的案例(此处不慎暴露年龄)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的语句深入人心,将咳嗽口服液借用一个卡通妈妈的形象说出来,提升了亲和力,和妈妈们拉近了距离感。
还引发了网友的二次创作热潮,例如“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装的,打一顿就好了”最终成为了一个话题级的营销案例。
人小的时候,看到一些小伙伴凑在一起乐呵呵,就会忍不住也去凑热闹。其实长大了也一样,比起理性的信息,有时候人们也容易被感性的感受所影响。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老师就提出了“巨婴”一说,认为人们虽然在生理上长大,但在心理上,很多时候不过是巨大的婴儿罢了。
我曾经有一次上易仁永澄老师关于知识变现的课,课上他向大家墙裂安利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他是怎么安利的呢,他并没有说这书多好,他只是说这本书,他只字不差的读了19遍,分享了31次。
虽然这本书我自己也早买了,但听他这样一讲,又跑回去精读了一遍。
所以他在为这个内容做营销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加上一个感受了,他加的是——
一个态度。
因为我信任他,所以他对待这个内容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我。
除了感受和态度,还有以下这些人性化营销的概念我们可以运用:
这些概念我是从哪里提炼的呢?是从著名词人李宗盛那里来的。
李宗盛在Newbalance的广告词中这样写到:
“人,不能孤独的活著
人之所以要有作品 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别人
自己心裡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世间所有作品
最珍贵 最不能替代的 就只有一个字
——人
人有情怀 有信念 有态度
所以 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数 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诚然,在一篇商业文章里引用文艺作品中的概念,是不科学不系统的。
但我本来也不是想写系统性的教育理论,因为有时候追求系统性,完整性的东西,反而会落入“过度拟合”的陷阱(在数据处理上,越是追求模型的精准度,容错度反而越差)
我只提供一种思维角度,更何况,谁说文艺和商业就不能碰撞出点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