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最近同时在看两本书,王觉仁的《王阳明心学》、罗翔的《法律的悖论》。不由自主的做了好多读书笔记。爸爸的睡眠当下一直是个问题。前一段时间,是经常会做梦,而最近是早早就醒了,一醒就睡不着了。早晨起来泡一杯茶然后听着音乐读书,感觉也挺释然的。
今天早晨读书,读到王阳明在2000多年前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在人生实践中的了悟,感觉特别有趣、有共鸣。想去效仿实践,但其实也知道,真正要效仿的不是走的路,而是走路修行的心态,以及要以人生之路进行修行的决心。不修行,人生也可以过,埋头苦干、挣钱养家、买房买车,也可能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修行,人生也可能还是这么过,还是埋头苦干、挣钱养家、买房买车。但我想,决心修行的人,就是得到了德尔菲神庙上刻着的神谕启示的人,“认识你自己”。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去读诗、去旅游,我想,心怀“诗和远方”,就是心怀以人生之路修行自己的决心,是做手头事也不忘省察自己,不忘抬头看一看月亮的智慧。
这个智慧,或者说这个追寻智慧的初心,每一个人,甚至世界上每一个自然成长的万物,都有。即便现在可能不知道或者感受不到,在未来的某个情景、某个时刻下,也一定会感召到自己吧。
————————————
在读王阳明心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并留下一些思考:
所谓身心之学,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的学问,它可以使人内心强大;同时,它也是人的理性为自身立法的学问,可以让人为自己建构生命的意义。
书中说,人用“理性”为自己立法,但到底人的“理性”是什么呢?
当我们说另一个人“这个看法不够理性、不够客观”的时候,我们又为什么认为自己是理性,而他人看法是不理性的?理性了就一定得到客观吗?
理性是一个形容词,区区一个形容词,肯定无所谓主观或客观。就像我们说坚韧、美好,这些词有何主观客观的呢。只有形容词后面的主体,也就是“看法”,才有所谓的主观或客观。理性往往意味着“冷静”,是对一个人当时精神情绪状态的描述。
什么是“冷静”?压抑情绪并非冷静,短期压抑或长期压抑的后果都会带来不够理性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被表面理性衬托,但这个结果很可能最终是不够“好”的。表面“冷静”甚至“精致”的压抑或者隐藏,让自己演变成居心拨测、钻营奉承、畏手畏脚的人,或者憋出这样那样的心身疾病,都配不上“理性”的成果,尤其我们还认为“人以理性为自己立法”的情况下。
那“理性”就是“冷静”吗?理性就是不压抑情绪吗?
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孕育了道德,道德指引了法律;而罗翔说,法律遵从天理常情,天理常情会因为人心蒙蔽而丧失。所以陆九渊说“心即理”,理性可以从明心见性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理性像是在形容“明心并得以见性”之后的“状态”,明心见性后,一个人会自然而然的身处“理性”之中,而不用刻意保持理性。
那“心即理”中提到的“心”是什么?
心大概是康德所谓“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中“目的”被孕育和生发的地方,是电影《黑色帝国》中男主角面对红/蓝药丸选择题做出抉择时被赋予使命勇气的地方,是在乔布斯面对艺术和技术路口中被赋予审美眼光的地方。“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中的“目的”是谁的目的?一定不是另一个人的目的,要么是自己对自己的目的,要么超越自己的主体对自己的目的。
那心具体是什么?我现在还是不知道,或者这本身就不可说。
但这个心性,我认为是值得一个人一生去探寻、感受和爱护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