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对于这个说法,翻看周的历史,可以看到这句话仿佛就是因为她们而出现的。
周兴起是在周太王(古公亶父)时期,然后经过周王季和周文王的发展,最终周武王推翻商的统治建立西周王朝。没错,所要说的就是这几位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之所以说贤妻良母,那就要从这几位王的关系说起。
按照辈分关系排列,周太王(曾祖父)—周王季(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所以,周太王的妻子(正妃)既是贤妻也是周王季的良母,其余的亦是如此。那就一一揭晓她们的真面目吧。
先说周太王的正妃。据《列女传》记载,“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台氏之女。大王娶以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大王谋事迁徙,必与。大姜。君子谓大姜广于德教。”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太姜是何身份,她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首先,她是周太王的贤妻,因为她的身份是国母,注定她的言行举止必定牵动众人的心,所以她的贤是扩大的,并且要作为一个准则来供人学习。她能帮助周太王解决民众迁徙问题,并受到周太王的倚重,足于证明她的才能和德行都是被大家认同和佩服的。
其次,她还是一位良母,她生了三个儿子,并且三个都教育成才。其中太伯和仲雍就是《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说的吴太伯世家的始祖,而王季就是接任周太王之位的伯侯(商册封的诸侯)。太姜教育儿子是有一套方法的,她能教育每个儿子都有所成就,足于说明她的贤德。
然后说周王季的正妃。《列女传》记载,“大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
这一段说出了大任是如何对文王进行胎教工作的,其实这些做法也是大任本人的平时的行为举止的体现。她本人就是端庄大方,诚恳近人,以德为先,因此,她在怀文王时候尤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讲究,所以她对文王的教育是言传身教,造就一代贤君。
最后说周文王的正妃。《列女传》记载,“大姒者,武王之母,禹后有莘姒氏之女。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大姒思媚大姜、大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大姒号曰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内。”
大姒就是周文王的正妃。她本人仁爱而有明事理,对于周文王来说,这是他的良配。文王喜欢她不仅是因为仁明,更是因为她和自己有着同样性情品质,彼此都是仁德爱人。大姒拥有妇道所有的品德,对于她的评价极高,她被尊为文母,并有文王治外,文母治内的说法。
关于这三人的评价,《列女传》这样记载,“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大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这三位都是有德行之人,但是或许周文王的名声事迹更为显赫,因此大姒认为是最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