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
对于普通人,海明威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的《老人与海》,不过可能真正看过《老人与海》的人恐怕不多吧,至于其他作品就更少人读了。都说海明威写的是硬汉文学,但在《老人与海》中,我还看到了铁汉柔情。那本印了《老人与海》的书后面还带了一篇《乞力马扎罗的雪》,也不错,需要细品才能读出意味。
《老人与海》是他成名许多年以后的中篇小说,而我最近看完的《流动的盛宴》是他未成名时期在巴黎的回忆。书名之所以叫《流动的盛宴》,是因为在海明威看来巴黎底蕴足,艺术氛围浓,不少人汇集在此,每个住过巴黎的人拥有独特的回忆,最后都会怀念或回到巴黎。人来人去,如同一场移动的盛宴。
这本书由20个小短文组成,整书才10万字,读完很快,花了我两三个午休。我的评价不高,有一部分翻译的原因,汤永宽先生1999年翻译,与今天相隔20多年,一些语言习惯肯定是不一样的,正如我当年看《复活》般一头雾水。其二,外国人写作习惯也和我们不一样,翻译势必要考虑忠于原文还是便于中国人阅读。比如他们写小说时,经常在故事线中夹杂一些无关紧要(我认为)的或者影响阅读流畅性的内容,对习惯快节奏的我来说实在太考验耐性了。
这本书我喜欢的在最后,在他回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的部分。在回忆中,菲茨杰拉德已经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名声大噪,海明威还在修改《太阳照常升起》的初稿(即海明威后来的成名作)。全书讲的人名中,我只认识这一个,他们互相欣赏,一起旅行,关系非常好,偶尔闹闹小脾气什么的。菲茨杰拉德在海明威没成名的时候坚信他一定会红,可谓知己。他和发妻的关系读起来也挺搞笑,妻子妒忌菲茨杰拉德的才能,想法设法不让他写作,而菲茨杰拉德则因为爱妻子经常跟着她出行,两个人算是周瑜打黄盖吧。书里总会出现一些咖啡馆,海明威真的很喜欢在咖啡馆写作,在那里他还会遇到各种人,有陌生人也有熟人,甚至因为在创作时遇到人搭话而脾气不好,故意不客气地说话。他还很爱喝葡萄酒,外国人喝葡萄酒是不是像我们喝奶茶一样?
别着急。你以前一直这样写着,你现在也会写下去的。你只消写出一句真实的句子来就行。写出你心目中最最真实的句子。
我在写作时,总得在停笔后读一些书。如果你继续考虑着写作,你就会失去你在写的东西的头绪,第二天就会写不下去。
……
我已经学会决不要把我的写作之井汲空,而总要在井底深处还留下一些水的时候停笔,并让那给井供水的泉源在夜里把井重新灌满。
但是巴黎时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他冷嘲热讽,怪有趣的,非常快活而且媚人和惹人喜爱,即使你对任何人变得惹人喜爱往往会持谨慎态度。他以轻蔑的口吻谈到他所写的每篇作品,但不带一丝怨恨,我明白他那部新作一定非常出色,他才能不带一丝怨恨谈起过去的作品的缺点。他要我读他的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旦他从人家手里讨回了他最后也是仅有的一本,就可以给我看。听到他谈起这本书,你绝对无法知道它有多么出色,只看到他对此感到羞怯,这是谦虚的作家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时都会流露的表情,因此我希望他很快讨回这本书,这样我就可以阅读了。
我这时开始厌倦起文学生涯来了,如果说我现在过的就是文学生涯的话,而且我早已不惦记着写作了,每当一天过去,你生命中又浪费了一天,我总感到死一般的寂寞。
巴黎永远没个完,每一个在巴黎住过的人的回忆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我们总会回到那里,不管我们是什么人,她怎么变,也不管你到达那儿有多困难或者多容易。巴黎永远是值得你去的,不管你带给了她什么,你总会得到回报。不过着乃是我们还十分贫穷但也十分幸福的早年时代巴黎的情况。
看完这本书,我找出了积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预备尽快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