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闺女回老家,一路感受路边的风景,即使没有绿意也感觉窗外的风景分外妖娆。这个所谓的老家我断断续续的生活了四五年,然后就一家搬到父亲工作的镇上居住,这样我的老家有两个,生我养我的故乡,还有童年成长的地方。特羡慕那些有稳定故乡,不用搬来搬去的小伙伴。像我们这类情况对于故乡你是出去的人,对于居住地你是外乡人,那种落叶归根的感觉没有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出生的地方冥冥中你就和它有种缘分,亲切,温热,当内心苦闷时候,去故乡走走,一切就敞亮了,瞬间没了思想包袱,就像婴儿得到母亲的爱抚,瞬间安睡了,那么自然,那么满足安详。
一路走,我一路给闺女说,美么,这是妈妈出生的地方,妈妈特别爱这个地方,特别想这个地方。我家闺女望着外面光突突的景,说:“妈妈你小时候是不是过着穷苦的生活”。我一愣,接着问闺女,为什么这么说,而闺女给我的解释是周围没有羊羊摇摇车,没有高楼,没有超市。听完闺女的解释我豁然开朗,她是以她的理解思维判断的,认为我小时候很穷苦,又加上我有时候给闺女说,你看你多幸福啊,有妈妈陪伴你,妈妈还带你去买好吃的,带你学才艺,妈妈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多选择,也没有你那么多的花裙子穿。所以闺女的内心就是感觉我是穷苦的,估计这句话的语言组织也是从每天睡前故事里搬来的。
穷苦的生活,短短几个字,叫人思量,我小时候感觉到了么,说实话还真没有。苦,这个字,可以多方面的分析理解,物质的苦,精神的苦,闺女所理解的苦估计是前一种。有棒棒糖,有超级飞侠玩具就不是苦,能满足她的小小愿望,她就无比幸福,满足。当然我这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思量的,你无法去重叠她的思维,只能做表象的判断。
不管走哪里,我总是在梦里思念故乡,故乡的人,故乡的事,见了,听了特亲切。一路上我都在给闺女说我的故乡,她听的看似挺认真,也许她懂了妈妈的心。
村头那棵柏树不知道从哪一年就屹立在哪里,在那路旁的的土包上,一进村首先看到的是它,多少人眺望它,它又守候了多少人,唯有岁月能解释。
有时候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四周一片寂静,冬天的空灵更加渲染了气氛,光秃秃的枝丫,苍老的房子,小脚老太太,仿佛是一副画,一副与世无争的画。
突然间,顿悟,这就是最好的心灵寄托,我们每天所奔赴的最终归宿不就是如此么,过程可能有苦,精神的苦,物质的苦,最后的结果能圆满,就算大富大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