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开始,就让小孩子做高难度的事,那孩子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孩子的书桌上,铅笔、画笔、便签等文具用品在不断增加,所以总是处于一种乱七八糟的状态。
于是,家长找了一个抽屉作为“文具专用抽屉”,没有进行细致的分类,把所有文具一股脑儿都放了进去。
虽然只是做了粗略的整理,但是桌子上确实变干净了,看起来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乱糟糟的了。这都是抽屉的功劳。
把这些东西全放到抽屉里,这件事基本没什么难度,所以这个习惯很容易养成。
在那之后,孩子的桌子看起来一直很整洁。
把那一处小地方整理干净,体会到整洁带来的好心情,就相当于成功迈出了整理的第一步。
就算是狭小的地方,收拾得干净整洁,也会让人产生不小的成就感。
从小地方开始感受整理的乐趣,才能让接下来的整理顺利进行。

在树立自信的时候,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至关重要。
孩子凭借从这里获得的自信,下次就会自信满满地主动出手。
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感到厌烦,日后就会更加主动。
因此,不让孩子产生“不擅长整理”和“讨厌整理”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的小孩子会觉得整理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当孩子念到小学高年级时,虽然能够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反而开始觉得整理是件麻烦事了。
出现这种情形,其实是很正常的。
很多时候,不一定要做得面面俱到,只要做好一件事也是值得鼓励的。
背负着责任感,坚持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能把自己的东西放到自己的房间或者指定的位置,就已经很棒了。
可以在孩子做完这件事后,设立一个能给予孩子鼓励的环节,比如点心时间,用这种令人愉快的组合来引导孩子开始做事吧。
总结一下,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习惯,首先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刚开始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从整理小地方开始,收拾玩具到收纳箱,然后不断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最后一步一步让孩子尝试做别的整理。
以上内容来源于:
书名:忍住!别插手!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作者:[日]高取志津香,日本NPO法人JAM网
译者:李俊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