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Day5-读书笔记
今天是12月3号,因为是周末所以读得多一点,读完本书的第8~11章。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麦肯锡当高管后,到放弃高收入的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做慈善,5年后又离开盖茨基金会开创“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教育的过程。其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谈到了很多心理感受,确实能理解这些感受。同时也感谢有这些海归牛人为中国教育所付出的一切。希望中国政府能为他们这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给予一定的支持,给予他们舞台。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在中国,让国外好的教育方式方法用到我们中国孩子们的身上,让更多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受宜。
金句摘抄:
1. 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是我们在职场上走出自己的路的起点。
2. 人受到激励不一定是因为看到别人成功,有时候反而是看到别人不那么“成功”,才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
3. 我们定的目标是用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教育,培养内心充盈、乐天行动的孩子。
4. 好的教育有共通性,那就是以儿童为中心,拥有儿童视角。这一直是好教育的本质,所以并不是“创新”,而是回归。
5. 理想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就是从“淘汰”到互相“成全”。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也发自内心地支持周围的人成为最好的他自己,就是一种成全式的生态。
6. 敢于面对恐惧,就是在培养和激发“心力”。而人的心力,才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能量和智慧的来源,也是一个社会真正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