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精讲:“货殖”二字,到底诠释怎样的商业逻辑?

众所周知,《史记》是由司马迁父子撰写的一部伟大著作,并被后人称为“二十四史”之首。

关于这部作品,鲁迅先生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形容它的文学价值,而著名的史学家刘向等人,则认为《史记》是“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司马迁画像

由此可见,《史记》一书的重要性。

而在这部作品中,《货殖列传》无疑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这是一篇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故称之为列传,文中尽管列举了大量的商人的事迹,如范蠡、计然、子贡等,但是,通篇文章却反映司马迁本人经济思想以及融汇了他对于商业的认识,并试图打破古人“重农抑商”的传统与认识的重要思想。

正是有鉴于此,他才在这部历经13年才完成的著作当中,加入对于后世思想影响巨大的篇章,即《货殖列传》。

司马迁画像

那么,“货殖”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3.99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