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的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用他的视野,他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念,带有强烈的思考性与幽默调侃。可想而知,曾经的他,时常沉默,会议上鲜少发言。而不知何时,他愿意发声,代表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各种平台各种软件。我们拥有许许多多的,表达自我发表观点的渠道方式。但是发现,许许多多的内容都是复制粘贴或是换汤不换药。大量的信息不断的传递来传递去,大多都是对大众胃口的,大数据也似乎发挥着它“奇妙”的作用,让你在自己的圈子里兜兜转转。就似乎如王小波所述的那种花刺子模一样,人们都更乐意接受一些“好消息”,自己更愿意听的,更期待,所以当然好消息信使就更受人关注更容易被奖励。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而王小波的选择是做最真实的自己,用诚恳且真挚的态度做一名至少自己满意的“信使”。所以无论是哪个时代?像这样有强有力思考性与真实性的作家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通过大量的素人发声,众多明星艺人陷入负面信息之中。虽然不免有一些是炒作行为,但是也存在大量的真实爆料与控诉。现在发达的网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这也更让我们从反向地清晰的认识到了过去的沉默。但在大量的信息中,如何让人保持理性的认知不随波逐流,似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
王小波的这本书,让人感觉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勇气。他用他的态度与观念呼唤着理性与智慧,用真实的他自己讲述着,批判着,又向往着。就像另一位学者许知远与他做的节目《十三邀》,带着他的偏见,去了解探索这个复杂却又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去打破自己的某些观念也或者是更巩固自己的某些观念,同样也适用于观看的每一个人去传递更多的认知与知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看到更多,了解更多,而不至于愚昧无知。而他们都是对这个社会,乃至于整个人类富有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