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全校语文教师面前上了一堂公开课。一周前确定《玲玲的画》来教,之前准备好的课,昨天下午,突然接到学校领导通知,每节课按35分钟来教,本来我校一节课是45分钟。压缩了十分钟,我又一次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去掉几个问题,把教学设计的环节做个简单的删减。
其实,备这样一节课,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呢?我在确定教学思路之前先读课文,第一遍读完感受到这篇课文的要把握玲玲处理问题的方法。第二次读,我发现文中的一个细节之处,玲玲情绪的变化,有三个词:得意、伤心、满意。抓住这三个词完成课后第二题:请用这三个词讲述文章所写的故事。这也是我第一课时的目标。第二课时,抓住玲玲爸爸的话来分析,让孩子感同深受,碰到生活中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也是语文课应该传递给学生的东西。语文课不仅要教知识,更要交给学生生活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小语界名师王崧舟老师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个老师,他说: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教育就是除了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后还剩下了什么。
所以,我的语文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节课对玲玲心情变化的认知,让学生有所感受和体会。
当然要想让学生讲出这个故事,还有给学生设置一层一层的铺垫,就好比是要让学生爬上高楼,必须给他架梯子。就是我们常说给教学搭支架。
先让孩子找到这三个词语,然后结合句子来品味词语的意思,再指导朗读,创设情景体会和感受。由三个词到三段话,呈阶梯状,有层次。学生理解了"得意""伤心""满意"是玲玲情绪变化的过程。到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讲故事,犹如水到渠成。
没有完美的课堂,所以,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课堂上多一些教学机智。比如开课初,让学生跟玲玲打招呼,起初学生有些放不开。二年级的学生,是不是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空旷的教室不适应呢?这时,我说:孩子们玲玲是和你一样大小的同学,特别期待你能够跟她打招呼,特别期待认识你。听到这样的鼓励,孩子们放松了些,但还没有放开,都半举着手跟玲玲打招呼。
反思:如果我除了语言上的鼓励外,再能利用学生手中的姓名牌,让学生拿起自己的姓名牌,跟玲玲打个招呼,并用一句话向玲玲介绍自己。我想孩子们立即就能放开自己,投入到课堂中去。
第二、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课堂上我问一个问题,走到一位女同学旁边,我问她:她摇摇头,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我顺势问她,你再好好思考一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能是受了我的鼓励,小女生微微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
反思:说得真好,应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和鼓励。大家为他的精彩发言而高兴,我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的微妙变化。在这个场域里有股暖流涌动。
当学生思想卡壳时,我们不能选择直接跳过去问题,而应该想办法换个问题或者降低难度来引导,否则孩子心里会很不舒服,也许过多久她还会为公开课堂上没有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而耿耿于怀吧。
老师要有等待花开的耐心,二年级孩子的思维或者这个孩子的思想不够那么活跃,也许当时还有背后的故事,我们老师要学会把课堂节奏慢下来,慢下来,孩子也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有生长。课堂是孩子的课堂,课堂还应是孩子思维的生发地,更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地方。
我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位教育的农人,把班级当做我的教育的试验田,播种、浇水、施肥,慢慢地静待花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