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从吉安清都观到张家界黄中宫。
在黄中宫练完功,坐在半山腰。眼前是层叠的山峦、深切的河谷,河谷里白鹭掠过。
那一刻,心里涌起的不是激动,而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想“死于山”,想投身在这片苍茫里。
这一年见了很多山
山,教会我向内看。
“眼中有山河,心中有沟壑”成了最深的体悟。
后来读到南怀瑾老师的教导,才恍然大悟——原来“看”的最高境界,是“收”。
南师说:“眼睛年轻,才是真的年轻。”
现代人用眼过度、作息混乱,眼睛问题层出不穷。
老人家留下的护眼智慧,句句箴言,值得细品:
「用其光,复归其明」核心心法!
怎么看:不是使劲“瞪”出去看,而是像看电影半开半阖,让景象“自然流入”眼帘。意念上,想象把看到的东西轻轻“拉”回来。
为什么:眼光直射耗神伤眼,学会“收光”,视力、脑力、精神都能回春。
姿势要对
头正颈直!别低头、别歪脖看书看手机(压迫气脉,伤眼又肩痛)。
学“关公读春秋”,把书、屏幕举到眼睛高度。
光线有讲究
强光伤眼!南师怀念烛光岁月,现代灯光太刺眼。
调整环境光,避免过亮或过暗,温和舒适最重要。
动动眼珠子
清晨远眺绿树、天空。
眼球操:头不动!顺时针转36圈 ➡️ 逆时针转36圈。近视朋友尤其要坚持。
闭目即养神
看一会儿,闭一会儿。南师父亲授:读书间歇闭目养神。
闭眼不仅是休息,更是精神内敛、能量回收的妙法。
看世界的窍门:少用眼力,多收风景——心满了,眼睛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