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今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杜老师告诉我的:打破束缚孩子的花盆,让孩子真正地植根于大地自己生长。

这让我想起了这本书《园丁与木匠》,孩子不是木匠手中的木头,有精确的目标和技术指导,就能快速跨越实现,但这是孩子的想法吗?显然不是。孩子更像是园丁花园里的植株,园丁只需为其创造一个受保护的培育空间,耕种施肥,小苗苗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茁壮成长,任何拔苗助长的活动都是无益的。虽然心中的计划也时常会有落空的时候,但意外的收获也是大大的惊喜。
孩子是面对未知的未来力量,当下的精确技巧或许在未来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茫然一片。成人能给孩子可靠能力,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学习力去探索世界。这群宇宙最强大的学习者,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玩边学,边练边学,抓住一切有兴趣的支点,不断刻意练习。能提供帮助的成人需要为其不断拓疆扩土,提供资源并引导其保持兴趣。拿出不管教的勇气,把成长踏实地交给孩子,相信他们,优胜劣汰的基因会促使孩子们给出正确的选择。即使错误了,没关系,童年本来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当然还有学校。
和哥哥聊十年后的我们,我说我会感谢现在的你,提醒我打破那个小花盆,把根植于大地。哥哥说,不全是你打破的,剩下的一些是我自己撑破的,我要长大了!听到这句话,由衷地开心,我的孩子,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强大很多,只要我放手,给他机会,展翅翱翔是迟早的事,我怎么就老是拉扯着那条不信任的线,晃晃悠悠地不让人家飞呢。。。 真是愚蠢啊!还好,在不断鞭策中,我放下了,放下了自己的完美放下了执着的框架放下傲娇的功利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 这次希望我是真的放下了……
陪伴是最好的表白,对孩子尤其如此。接送妹妹的路上,我们一起聊天,听她编的童话,兔子、小丑人、隐身的乌龟…… 你一言我一语,语言的发展也就是这么无意识地对话中生长着,和孩子一起说一起做,愉快的时光比任何培养目标都消化吸收得更快。
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式照顾者更有价值。在园丁实验室中,孩子在获取知识时会根据不同的人和他们对这个人的感受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信任比任何教学方法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