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印象

       提到江南水乡,乌镇怎么都会浮现在脑海里。十多年前,一曲《荡舟乌镇》让我听得如痴如醉。闭上眼睛,跟随着悠扬的旋律,仿佛已身在乌篷船里,在清澈的河水中飘荡。

      然而,听去过的朋友说,乌镇很小,远没有南浔好看。等11月22日去了方知,乌镇有东栅和西栅两处,按导游的说法,西栅商业味较浓,一般游客去的是东栅。

      单纯游东栅,老的建筑仅一条街,从逢源双桥进入,步子紧些的话,很快就走到了头。东栅老街上还有原居民居住,沿街开店的不是很多。多数人家应该是依照“约定”,尽可能关闭了门窗,避免了其它古镇商业化气息浓厚的现象,想要购物的游客可以另寻他处。

      乌镇的建筑大多应该是重修过的,但基本上是修旧如旧,放眼望去,倒是有穿越时代之感。老街上阔气的老房子尚有一些,在江南百床馆和民俗馆,都可以看到。

      东栅大街上有一个三白酒坊,颠覆了我江南人只喝黄酒的印象。三白酒坊,前店后坊,原址是创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高公生糟坊。店后的酒坊是一个传统工艺作坊的展示,牛眼一样的酒盅免费供游客品尝。我喝不惯乌镇的白酒,与传统香型的白酒口味完全不同——其实我原本对白酒也没有好感。

      没完整地看过《似水年华》,倒是对这部电视剧有些朦胧的印象。古镇把电视剧的一个场景保留下来,做为了一个看点。朱旭先生坐过的藤制躺椅成了展品,还有黄=磊在剧中使用的道具书也一一陈设在书架上。好像摄制组一会儿就要回来继续开拍。刘=若=英也因这部电视剧而成为了乌镇的形象大使,黄埔路4号院门口的广告橱窗也一度被她占据了好一段日子。

      没注意到林家铺子,原因是我被它对面的茅盾纪念馆所吸引。我一时没弄清楚,茅盾故居和立志书院的关系。事后翻看手机拍摄的介绍,立志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四年,茅盾曾在里面就读过三年。1990年作为茅盾故居的陈列用房。由于时间所限,我没有看到茅盾的故居究竟在哪里。

      修真观前的广场上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戏台,之后经历了数次重建。如今,戏台上按时上演当地的桐乡花鼓戏,虽然听不懂,依然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汇源當铺是我迄今见过的规模最大的旧式當铺,保存相当完整,是我游览乌镇最大的收获。

     我感觉,居住在现在的乌镇老街上,会受到很多的约束。对比起来,我更愿意生活在同里。可是,同里亦渐渐失去了无拘无束的悠闲。上个月来南京的三个同里小朋友告诉我,有时候他们回家,在镇子入口处也要接受询问了。如此一来,我倒是很想念正处于“恢复”时期的黎里古镇了……


江南木雕馆
江南木雕馆
江南木雕馆:4.1米长的骑门雕花大梁
雕花大梁:伍子胥拜寿
汇源当铺
汇源当铺
汇源当铺
汇源当铺
I汇源当铺柜台内景
汇源当铺柜台内景
汇源当铺柜台内景
旧时的消防队——乌青水龙会
香山堂药铺
香山堂药铺
香山堂药铺
香山堂药铺
香山堂药铺
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展品
修真观戏台
修真观


2017-12-08 21:01:51|  分类: 旅行杂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啊,水啊,一顶桥。 一、初至乌镇 我也不知道自己坐了多长时间的大巴,终于在夜幕中抵达桐乡。又转了一班公交,总算和...
    女巫小姐阅读 1,070评论 9 5
  • 2017年12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期在浙江乌镇召开,这是第四届。有幸接到一个论坛的邀请,得以身临其境,体会这古朴与...
    金台望道阅读 404评论 0 2
  • 刚走近乌镇时,并没有太多的兴奋。雕梁画栋的老房子,几进几出的旧宅子,纵横交错的深巷子,再衬以弯弯的小桥和...
    蔓草漾阅读 250评论 0 0
  • 有多少跟我一样地理不怎么好的人误以为乌镇是一个古老宁静的小镇呢? 并不是,乌镇确是一个镇,但并不是整个镇都是古老的...
    鹊印阅读 353评论 0 0
  • step1:环境设置 mac下的golang环境是Unix的,而我今天要部署的服务器是Linux的。为了不下载虚拟...
    JoyceZoe阅读 7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