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珍珠:吉普赛人“达摩流浪者”式生活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是捷克某个时代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读他的作品《底层的珍珠》能感觉到他的文字风格特别鲜明,思维足够跳跃,对生活的审视和对人物的解读足够独特,特别捷克,特别博胡米尔,特别具有某种探索精神,展现出精神被禁锢的荒诞生活之下的浪漫与崇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烈爱意。

开篇的作者序,我读了三遍,未来还会再读。这真是我读过的最个性、最有才华,最神奇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到处都有,有趣的灵魂真的百里挑一,这个作者我真的爱了。感觉文字的魅力在他眼里,在他手上,真的像珍珠一样上价值了,字里行间,到处是流淌的才华啊。

我在花园酒馆里崇拜太阳,我在纵情享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反射的月光……

作者笔下的故事,都是底层人群的生活。作者终其一生,都跟底民生活纠缠不清。他同我们一样,在底层世界里品尝着无尽的孤独和苦味,却可以笑容满面的活下去。我原以为他只是高级地调侃人间百态,没想到他充满着黑色幽默的文字里,有很多真实的体会和真情实感。

无常的四月就是我的天气,斑斑点点的桌布就是我的旗,在布满涟漪的阴影之下,有兴奋狂喜,也体会过下坡与复活。

赫拉巴尔虽出生于殷实家庭,却毕生都与底层人民难以割舍。读他的文字,会觉得文风清奇,是一个充满幽默、个性独特地大作家,他描写的人物都特别接地气,都是小人物,在一个小世界里悲天怜人的活着,而这一个又一个的小世界,其实跟作真的现实世界产生着莫大的关联。赫拉巴尔一生坎坷,他先后从事过公证处助手、仓库管理员、火车调度员、炼钢工人、废纸回收站打包工等各式各样的工作,接触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平凡人,这种接触不是摆拍照片、不是体验生活,不是采访和观察,而是不得已、有苦衷、不能自己的反复纠缠——因为他也得生活,就算灵魂伟大,骨骼清奇,他也有一日三餐,也得衣食饱暖,有家人要照顾,有家庭要供养。而在他的身边的那些小人物,同他一样奔波一线,各有各的窘迫生活。于是他同情他们,爱着他们,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赫拉巴尔的作品并不是视角独特,而是现实使然。他就处在那样的阶层,恰好观察到思考到那样的生活,所以这些取材于捷克普通人的“达摩流浪者”式生活,是作者哲学世界里的伟大陪伴,充满着纯正的捷克味道。

个吉普赛人流浪的生活,既底层又残酷。只是那个吉普赛女孩坚强乐观的一面,还是很打动人的。就算生活如此艰难,甚至连活下去都是种考验的时候,她还可以那般鲜活的热爱着生活。《底层的珍珠》带来十四个短篇故事,风格清奇,文字生动幽默,故事结构怪诞又引人入胜,超有阅读欲望,被一路吸引着读下去的。书中的人们身处人生的极度灰暗与外部桎梏之下,却不甘于随波逐流,以调侃的姿态来对抗命运。

当疯子和小丑变成故事中的主角,我想说这样的故事,我真的爱了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手中的事情没有办法继续的时候,人们就会去想想别的可以做的事。所以在我没有办法继续面对泰勒和麦克劳林的时候,我想起...
    pedro7阅读 2,750评论 0 1
  • 生而爱自由 不为名利囚 千金不尽欢 虚名无久留 天地有为法 命途何须忧 性本无碍挂 太虚任畅游!
    三草grass阅读 1,189评论 0 0
  •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快一周了,不同电影平台打出了毁誉参半的不同分数。今天这篇文章不打算探讨电影本身,想谈一类女人...
    李布波阅读 6,588评论 0 3
  • 偶然间看到博·赫拉巴尔的一段话: 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身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
    何纾阅读 3,987评论 0 2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2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