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观中国高考作文题,感受历史看变化
1.审题从“难”到“易”
2009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兔子不仅短跑还要学习游泳,自己苦恼。教练说要成功就得付出汗水。评论家说要针对强项发展。思想家说生存需要多个本领。
这道高考题有263个字,在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之后,可从四个角度去选取立意写作。学生审题过程很复杂,且容易选择偏差;如果选不到靶心立意,那么可能和高分失之交臂。作文题,考查写作能力,但阅读理解是第一关。
对比细看,2017和2018年高考作文题“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和“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审题无障碍,浅显直白。
2.题目从“虚”到“实”
2000年-2005年高考作文题都是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但是我们细品这些话题,就会发现多为一些抽象的品格道德类词语。
2007年的作文背景材料变身为现实生活中的事件。2010年用漫画“有鱼吃的猫用不用抓鱼”影射现实,引发学生进行思考。2015年的“女儿小陈举报违反交通规则的父亲”,2016年的“学生、分数、家长、待遇”漫画,2017年、2018年直接给出和现实紧密相连的大事词汇。对比细看,我们发现可喜的变化。命题人开始走出“象牙塔”,和现实接轨,接地气了。终于,命题人引领全国的高中生,将目光聚焦到现实生活,更彰显出作文为现实生活所用的价值和伴随我们整个人生的深远意义。
3.文字从“外”到“内
四年前,学生写议论文形成了“新”模式和“新”套路,事例的积累,名句的引用,乱堆砌,满篇飞。学生们向自己的外在世界——阅读积累,寻找支撑。近四年,学生要对现实事件进行评价,联系现实谈看法,向自己的内在的世界——反复思考,寻求答案。
二、横看中法高考作文题,品味差异求突破
1.内容范围的“窄”和“宽”
中国高考作文题的内容限定在道德品格和现实关注。近两年,偏重时代性和政治性。
对比看,法国高考作文题的内容,则关涉科学、法律、文化、哲学、艺术等广泛的内容。如2017年法国高考作文题目:观察是否就能足以获得认知?(文科)我有权做的事情是否就都是对的合理的?(理科)捍卫自己的权力是否就等于在保护个人利益?我们能否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缚?(社会经济科)理性能否能让一切都变得更合理?一件艺术品必须是美美的吗?三种分科不同的题目,让我们看到命题人考查的内容,往往不是该学科考生擅长的。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扩大学习内容的广度和宽度。
2.题目写作的“易”和“难
中国高考作文题写作难度不大。无论是道德品格,还是对事件的看法,其实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水平出发,畅所欲言。但是我们看一下法国高考的作文题:证明是否是认知的必须?(2016理科)政治是否可以不受真相的约束?(2015理科)艺术作品是否可以培养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014文科)
这些题目以句子的形式呈现,貌似简单明了。我们想象一下:中国的师生拿到后,多数人一定认为题中的一些词太陌生了,一定会想“这不都是大学某专业的术语吗?”“这些题是不是弄错了?谁把一些教授的研究题目拿来了?”这些题目定会让中国的考生绞尽脑汁,无从下手。
3.思想思辨的“浅”和“深”
半数以上中国学生的议论文,论证水平不高,思考得不深入,停留在举例例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简单方法的使用水平上。时评类作文,多数中国考生简单判断对错,说着浅层的原因,“不痛不痒”的影响,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建议。
但是对比法国作文题,思想的空间完全被打开,思辨力要求非常强,否则你连问题都回答不清楚。没有个人广博的阅读,丰富的经历,很难对这些问题有深层的认识。没有平时的问题探讨和表达训练也很难短时间成文。套路技巧的文字是仿造,意义不大;有思考力的文字是创造,才是真正的写作。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思想家还在两千多年前的星空闪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却要年轻很多。
回首中国高考作文题的昨天和今天,我们看到欣喜的变化和巨大进步。但是在中法高考作文题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命题人和语文人将“上下求索”,一起找到中国高考作文题的“璀璨明天”。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郝玲君,唐山市开滦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学科主任,张丽钧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北省名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全国、省、市赛课多次获奖。30余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登载,参编教育书籍5部,独著《语文灵动课堂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