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封神大战过后,繁盛一时的截教灰飞烟灭。多少截教英豪化为灰土,甚至连一个神位都没捞到。一想到这些,很多道友都痛心疾首于阐教的以多打少,以大欺小。好像只要公平战斗,最后覆灭的一定不会是截教,而会是人丁不旺的阐教。真的会这样吗?截教覆灭的最大责任人到底是谁呢?
签押
要想探究截教的覆灭,首先要弄清封神大战的目的。既然是三教相商最后在碧游宫签押了封神榜,并且由道门三圣共同弥封,那就说明至少在签押的那一刻封神榜是公平的。至少对于通天教主来说,他并不觉得封神榜有什么不妥,否则他根本不会同意开启封神大战。阐教截教中的核心门人都清楚封神大战的目的,也知道其中的风险。封神大战不仅仅是道门阐截两教的事,还涉及昊天上帝。按照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对话,封神的目的十分清楚明白:
“当时在你碧游宫,共议封神榜,当面弥封,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堕轮回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
封神大战其实就是对于所有修仙者的一次职称评定。给所有修仙者进行一次根行摸底,为他们找出未来的发展道路。没有在封山大战中陨落的,未来可能成就仙道,陨落的可能成就神道,也可能堕落轮回。而成就神道的人,名字就会显示在封神榜上,并依榜成神,进入天庭,辅助昊天上帝治理三界。按道理说,封神之劫对于所有的修仙者都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资质,选择合适的道路,不用再浪费精力在错误的道路上了。那么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变成了截教的覆灭?
通天
本来按照三教的安排,只要填满封神榜并且让阐教的十二金仙顺利度过杀劫,斩去三尸,封神大战就可以结束了。但很明显,最后封神大战的发展变味了,变成了一场清场行动。整个修仙界所有的势力几乎都联合了起来绞杀截教,最终造成截教的崩溃。阐教,西方教,人道,天庭,妖族,散修全都加入了封神大战,并站在了截教的对立面。截教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先不说,其实从事后看来截教覆灭的最大责任人就是通天教主自己。
作为道门三圣之一,通天教主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争斗中,通天教主无论对上老子、通天教主还是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都没有取得亮眼的战绩,但只要是圣人,想让通天教主彻底落败也是不容易的。截教貌似强大,其实内部问题很多。通天教主之所以同意签押封神榜,实际上也是想清理一下截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每个领导者都不想自己的队伍臃肿不堪。修仙者的目的是得道成仙,不是养着一群只会打打杀杀的人,可通天教主的犹疑不决坏了事。
战略
封神榜一签押,通天教主就确定了应对战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参加封神大战,通天教主已经事先进行了一番筛选。能够亲临碧游宫现场见证三教签押封神榜的截教门人当然不会是所有的截教门人,而是通天教主认为可能成其仙道的精英门人。所以通天教主才会对这些人训话,并且在碧游宫外留下了“谨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的警言。告诫这些弟子西岐战场在选择封神的人选,一旦成了封神榜的有缘人,那就不要再想修成仙道了。
只要稍微留心,截教门人就能知道怎么选择。想度过封神大劫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头一缩,躲在洞府里就可以了。除非自己对得道成仙没有信心,想要成就神道,那可以跑到西岐战场去赌一把。之所以说是赌,那是因为成就神道也不是战死就可以了,还要在封神榜上有名字才行,否则真得只能化为灰灰了。所以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去赌的,除非确信自己在封神榜上有自己的大名,否则就白死了。这就是截教门人的战略:躲避。
破灭
既然可以通过躲避度过封神大劫,那么截教怎么还弄得灭门了呢?那就是领导者通天教主的责任了,最终改变战略的还是通天教主本人。他放弃了躲避的战略,直接与所有对手梭哈了!其实在通天教主出面之前,截教虽然损失了一些门人,但总的来说也没有多少人。零零碎碎的奔赴西岐战场的也就几十人,可通天教主一出面,他把截教所有的家底一下子都送上了赌桌。万仙大阵,所有躲藏起来的截教重要门人全被赶上了封神战场,最终几乎全部烟消云散。
通天教主为什么这么做?书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在诛仙阵中被老子、元始天尊和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打了脸,所以动了怒火,想通过万仙阵找补回来。结果不但没能找补回来,还丢了更大的脸,最终造成截教的灰飞烟灭。
尾声
古人有云:“主不可因怒兴师。”通天教主作为一教之主,却因为嗔怒武断地堵上了截教的命运,结果输了个精光。所以截教败亡的最大责任者就是通天教主,他的责任无可推卸。回首再看碧游宫,截教的大本营空空如也,万千截教逝去的亡魂仰慕的宝座之上,没了高高在上的教主。鸿钧道人对通天教主的惩罚是对的,他犯下的错误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