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2025-04-03)

AI已经慢慢渗透我们的生活,机器取代人工更是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我们在享受生活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过渡期的混乱。

据说已经在逐步试点由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材料审核了。于是,提交审核材料的格式也变了,变得像机器一样非黑即白,要么“是”要么“否”。可是,是和否真的可以涵盖全部吗?至少在我今天需要提交的这份材料中不是。

研究机器人也好,研究AI也好,都是往“人”去靠近的,要尽可能地去模拟、去考虑人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符合人的需求。

人工审核,能动性很强,至少我们还有补正的机会能沟通,能交流,能折中。

机器审核,无法交流,不知道它是的怎么“想”,结果倒是出得快,还不容反驳。

当机器取代人工审核,机器的固定程式是改变不了的,那就只能改变能动的人。于是,要提交机器“看”得懂的表格式的材料,填写表格的时候要像机器一样去思考该怎么填写,否则可能识别不了,可能会被忽略关键信息,可能会不被有效提取。

于是,在过渡期,为了救济和“矫正”,机器审核后人工复审。

可是,这对提交审核材料的我们来说更难了——我们该按人思维去填材料?还是按机器提取关键词的惯性去填材料?都说熟能生巧,多来几次去试错?可你能跟机器沟通交流吗?你知道机器“脑子”里“想”些什么吗?即便你摸索尝试出一些头绪,说不定下次再去机器系统就已经更新了。

不管了,我决定放过自己,毕竟我甚至不能确定我的这份材料会轮到人工审还是机器审。

其实还有一点想不明白,为什么提交人工审核的材料也要用提交机器审核的格式?一时间不知道究竟是要让机器变得更像人还是试图把人变成机器。

感恩小伙伴陪我一起抓耳挠腮,但好在是先完成了一版备用。

感恩小伙伴的候补~合同没审完就赶高铁去了,小伙伴顶上呀!感恩!

感恩学着放过自己的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就放一放吧,或许哪天突然就有答案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