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精微致广大”的正确表述应为“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出自《中庸》,原文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和无穷的智慧,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读:
一、致广大
“致广大”强调的是大处着眼,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它要求人们在谋划时要统揽全局,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握方向。这既是一种战略思维,也是一种站位和格局的体现。对于为政者来说,“致广大”意味着要有全局观念,能够跳出局部利益,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二、尽精微
“尽精微”则强调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积微成著。它要求人们在具体操作中要细致精当,在小节上扎实用力、精益求精。这既是一种战术思维,也是一种落实和执行的能力。对于为政者来说,“尽精微”意味着要注重细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辩证关系
“致广大”和“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只有“致广大”而没有“尽精微”,就如同“盲人摸象”,只知局部,不识整体,难免陷于偏颇;只有“尽精微”而没有“致广大”,则容易陷入琐碎和狭隘,难以成就大事。因此,只有将“致广大”和“尽精微”结合起来,才能既把握全局,又注重细节,从而把事情做得既全面又深入。
四、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应用
“致广大而尽精微”不仅适用于为政者,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在修身处世中,我们要做到内心强大、敬畏当下,既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又要注重细节和小事,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大志向的同时不忘记微末之功,关注大局的同时不忽视细节之要,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综上所述,“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一句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名言,它告诉我们既要胸怀大局、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